“非常感谢你们的协调,不动产权证办下来了我们就能安心搞生产了。”日前,泸州古蜀窖酒业有限公司项先生在办理不动产权登记过程中,因时间久远及政策变化原因,相关资料缺失,无法办理产权登记。泸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受理后,积极协调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潮河镇人民政府等单位,最终圆满解决了此项历史遗留问题,为企业办理了土地和房屋不动产权证书。
据悉,泸县在县乡两级设立28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专门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服务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提供兜底服务,获得企业和群众一致好评。而这仅仅是泸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个小小缩影。
近年来,泸县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先手棋”和法治政府建设的突破口,倾力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三个一”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泸县始终坚持企业和群众需求导向,积极推进政务服务运行标准化、服务供给规范化、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化,通过实施“三个一”举措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张清单”管审批。今年11月,泸县梳理编制行政许可事项基本目录235项,以行政许可为重点,基本建立起管理清晰、标准统一、实施规范的政务服务事项管理机制。
“一网通办”优服务。泸县坚持“高位推动、四级督办、重点突破”工作方法,狠抓“一网通办”指标攻坚和服务能力提升,让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由“网上可办”转变为“全程网办”“好办易办”。截至目前,全县“网上可办”事项2831项,其中“全程网办”事项占比达97.07%,“马上办”事项占比达83.89%。
“一窗受理”增便利。深入推进“综窗”改革,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置“全科无差别”综合窗口,488个事项实现无差别受理。设置帮代办窗口、“跨区域通办”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农民工服务绿色通道等特色服务专窗,满足群众各类办事需求。
创新监管模式助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泸县不断建立健全体制机制,落实监管责任,逐步构建起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模式,实现监管手段全面化、执法行为规范化、市场管理智慧化、联合监管常态化、抽查任务集约化、监管效能靶向化。
截至目前,全县共制定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36个,目前正在执行抽查方案5个;“互联网+监管”执法行为数据汇聚达17304条,监管行为覆盖率59.28%;完成对32家行政执法单位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刑衔接工作的监督检查;完成泸县行政执法案卷评查60份,评选出优秀案卷12件。
精准施策确保惠民助企纾困政策“直达快享”
为落实好国家、省市出台各项惠民助企纾困政策,泸县组织政策解读专班,详细解读企业群众关切的税收优惠、融资贷款、社保减负等政策,开展“大走访、大调研”等“政策敲门”“专员对接”服务,落实减费降税政策“精准推送”“直达快享”,积极探索惠企政策“一窗兑现”“免申即享”等服务新模式。
此外,为拓宽政企沟通渠道,泸县各级党政机关常态化落实首问责任制,形成12345便民热线“接诉即办”、政务服务“好差评”“一件一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闭环管理”等多元化投诉建议反馈服务模式。今年累计办结12345政务服务热线9882件,表扬件8件,群众满意度达100%;企业和群众“好差评”达53万余条,主动评价率达99.82%。
(马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