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警官,我确实有点冲动了,我向他道歉!”“对了撒,大家都是挨到住的,互相体谅就好了嘛”……这类由“怒从心中起”到“握手言和息”的矛盾纠纷化解每天都会在这个枫桥式公安派出所里面上演。而这位周警官,就是宜宾市叙州区公安分局柏溪派出所副所长周建勇。
从警21年,周建勇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和优秀公务员,2022年叙州区公安分局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百日行动”先进个人。
群众眼里的“大嗓门”警官
“喔!那个大嗓门的警官,就是柏溪派出所的老周!”谈到周建勇,“大嗓门”是他留给辖区群众最深的印象。2022年1月,周建勇调整到了分局柏溪派出所,从事的还是社区管理。为了尽快熟悉新辖区的社区工作,周建勇带着便条贴和笔记本走家串户,认认真真地手写记录群众反映的情况、意见、建议和社区治安情况。每次入户,他都会逐一翻看更新,对照完成进度勾画销除。只要没事他都会到社区去走一走、看一看,遇到有困难的群众,他会竭尽全力帮助,认真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很快,他就将辖区绝大多数商家住户走访到位,把自己变成了“柏溪百事通”,为群众解决了很多急难愁盼的问题,而他也因为公平公正、热情耐心的工作方式,被群众亲切称呼“大嗓门”警官。
2022年5月,柏溪街道两名男子因为琐事产生矛盾。为避免矛盾纠纷升级,派出所与社区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但两人情绪一直比较激动,调解效果并不理想。周建勇得知情况后,以劝导为主,通过耐心倾听两人想法,积极主动帮助分析利弊得失,加上深入浅出地讲法律、说政策、摆道理,经过连续3天的沟通,双方当事人对周建勇的调解和提出的解决方案表示认可。2022年7月,在宜宾市政法委调解中心组织三人调解成功,至此,一场矛盾纠纷得以化解。
从“橄榄绿”到“藏青蓝”,初心不变
周建勇从小就在父辈爱国奉献的传统教育熏陶下长大,对革命先烈有着深厚的情结,长大后更是立志要接过父辈的红色革命旗帜,践行为民服务的誓言。从1997年参军入伍,到2001年脱下心爱的军装,再次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周建勇坚定地选择了那一抹藏蓝。
从长江大道派出所到柏溪派出所,15年的社区工作,他始终保持着用心用力服务群众的热情。
2021年4月,一位89岁的老人来到宜宾市公安局叙州区分局长江大道派出所,希望公安机关能够帮他找到去世战友的家人。老人告诉周建勇,战友姓于,因家庭原因退伍后照顾兄妹三人,直至去世都未婚,膝下无儿无女。考虑到战友一家的特殊情况,老人想联系一下战友的亲属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他们,履行当年他和战友约定要照顾彼此家人的承诺。
由于于老已经去世,无法查询他亲属信息,在认真查看了沈老提供的相关证件后,联系了于老原户籍地民警让其帮助查找。经过多方联系,最终实现了老人的愿望。
2021年6月下旬,叙州区南岸某小区有人要跳楼轻生。周建勇立即带队赶往现场处置。了解到当事人韩某患有重度抑郁症,要求只能有一名警察前往天台。为避免人员众多惊吓到当事人,周建勇在联系好119与当事人家长后,应当事人要求独身前往天台。
“我今天一直陪你”“你一定要相信警察叔叔”“来把手给我,我带你回家”……站在33楼天台上,周建勇半蹲着进行长达50多分钟的“话疗”,最终将轻生人员从楼顶劝下。为了彻底消除轻生人员的“心病”,周建勇主动联系学生家长与医院,积极回访,目前该学生抑郁症病情好转,重返校园。
谈到如何当好一名社区民警,周建勇认为主要还是要做好群众工作,“和老百姓把关系拉近了,工作才能开展得下去,只有将心比心,把群众的实际困难尽力解决了才会得到他们的信任和肯定!”
“大嗓门”也能做“针线活”
“请大家不要走远了。踩水凉快,但要特别注意安全哈。尤其是带小朋友的,一定要保证孩子在视线范围之内……”
“来,我们把这个防溺水宣传牌再多贴一个……”
柏溪所辖区内毗邻金沙江,每到夏季,前往河边嬉水纳凉的群众总是络绎不绝,周建勇刚刚到柏溪所各个社区走访时,就皱着眉看着这长长的河岸线。
“我们得加强防溺水宣传,除了进学校、进社区,还得在这附近多晃悠晃悠。”整个夏季老周几乎每日都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于是在河边,这个高高瘦瘦的身影,就带着他的大嗓门和大喇叭出发了。披星戴月,尽职而归。
自开展“两队一室”、“一村一辅警”等警务改革工作以来,周建勇带领社区警务队将派出所防管控治前移到社区,充分利用“金江联巡”千人群防队,积极开展宣传防范工作,借力互联网,围绕电信诈骗、文明养犬、涉枪涉爆、扫黑除恶、防溺水等内容展开宣传,鼓励群众积极参与、举报违法犯罪线索。针对青少年、中老年、重点行业从业人员等不同群体,靶向宣传、有的放矢;针对驾校定期开展道路安全警示宣传教育;针对留守儿童与孤寡老人开展入户反诈宣传与关怀活动。
从警二十一年,周建勇都时时刻刻把群众放在心中,牢牢守住一心一意为民服务的初心,以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用心用情回应每一位群众。他是扎根基层奉献青春、基层的“守护者”;他是坚守岗位甘于平凡、勤勉敬业的“螺丝钉”。他用从警的二十一年谱写了他不变的初心使命、如一的为民情怀。
(莫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