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铸魂 铁纪担当】南充市嘉陵区委政法委"非凡十年"系列报道之法院篇

  
2022-10-12 15:00:22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充市嘉陵区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总目标,忠实履行审判职能,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常态化推进“六个实质化”,以实际行动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职责和使命,为建设现代化宜居新嘉陵贡献法院力量。

十年来,嘉陵法院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奋楫笃行、硕果累累,共受理各类案件67212件,审结64644件,结案率96.18%,年结案数从2013年的5184件增加至2021年的12090件,案件量增幅超133%。







十年铸魂、忠诚廉洁,展现队伍建设新面貌

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从严治党治院,抓班子、带队伍、转作风,始终守牢廉政底线,切实锻造绝对忠诚、绝对干净、绝对担当的法院铁军。

坚持政治建院。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民主集中制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不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着力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以“三会一课”为抓手,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两个坚持”等党内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有效凝聚共识、洗礼思想、筑牢忠诚,进一步提升了政治建设新高度。

坚持人才强院。大力实施“青蓝工程”,涵养“三高六质”法官,建设专家型法官队伍。组织干警“线上+线下”参加各类培训1万人次,1篇裁判文书被评为“全省法院优秀裁判文书”,40余件案件被评为全市“十佳庭审”,近20篇学术调研、征文荣获省级奖项,连续五年被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调研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两年获全省法院学术讨论“组织工作先进奖”,连续三年被确定为全省法院重点课题承办单位。

坚持实干兴院。积极夯实基础建设,树立权威、高效、廉洁的司法形象。十年来,600多个集体和个人荣获区级以上表彰奖励,我院荣获全省“执行大会战”、诉讼服务中心实质化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新闻宣传工作考评先进单位、7名法官荣获全省法院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在四川法院系统首届荣誉授予日,任凌云法官荣记全省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二等功,并作为全市唯一代表参加荣誉授予仪式。

坚持廉洁净院。认真落实党风廉政“两个责任”,强化党内监督管理,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一案双查”制度和“三非”工作机制,确保廉洁司法。认真开展警示教育,持续开展“整治‘三案’、彰显‘三公’”专项活动,全力配合省、市、区委巡查督导,从严从实抓好整改落实。

十年奋进、公正司法,抓出审执主业新成业绩

惩治犯罪,推进平安嘉陵建设。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推动扫黑除恶长效常治,依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严厉打击暴力犯罪、黄赌毒、食药卫生、生态环境、诈骗、贪腐等重点领域犯罪。坚持惩戒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统一,加强未成年人审判,用司法温度守护“少年的你”。十年来,共审结刑事案件2206件,全力保障社会安全稳定。

定分止争,全力维护群众权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践行善意文明司法理念,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妥善审理婚姻家庭、医疗、教育、就业等案件,竭力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推进家事审判改革,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12份,筑起反家暴“防护墙”。十年来,共审结民商事案件42272件,结案率90%以上。

良性互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做好行政案件集中管辖试点宣传引导、告知移交工作。预防化解行政争议,推进建立常态化府院联席会议制度。出庭应诉率逐年提高,2021年达到100%。为政府多个地块的拆迁、收储提供强有力的法律咨询服务,向行政部门发出司法建议100余篇,回复率90%以上。十年来,审结行政案件489件,依法监督和支持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审查非诉行政案件399件。

加强执行,积极促进社会诚信。不断巩固深化“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坚定不移向着“切实解决执行难”大步迈进,认真开展“执行大比武”“司法大拜年”“根治欠薪”等专项行动。建立分段集约新模式,推进执行指挥中心实质化运行,建立网格员协助执行工作机制,开通车辆、房屋查询专线,助推执行联席机制运行。优化网络司法拍卖,有力提升财产处置率。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执行效力得到明显提升。十年来,共执行案件19426件,执行到位金额7.93亿元。

十年担当、服务大局,彰显护航发展新作为

牢牢把握历史机遇,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在积极融入发展、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统筹开展疫情防控等工作中,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服务大局,体现了法院担当。

深度融入大局,护航项目发展。围绕市委“155发展战略”、区委“3+10+N”部署,出台《关于服务保障“成渝第二城宜居新嘉陵”建设的实施意见》,相关措施被省法院及南充市政府作为先进工作经验推广。主动聚焦嘉陵“1+3”产业集群,建立院党组成员对口联系企业制度。协同有关部门,积极促成“四城两园一山”项目建设200余户被拆迁户主动搬迁。围绕嘉陵区“十件大事”,帮助分析解决涉黄金江岸、特色小镇、天乐谷景区建设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为重大项目实施保驾护航。

防范重大风险,优化营商环境。实施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六大行动”,在凸酒等企业成立6个法官工作室,推动共建新能源汽车小镇法务中心,牵头举办优化金融法治营商环境座谈会,积极构建多元化解金融纠纷机制。推进经开区人民法庭专业化建设,建立涉企绿色通道,实行快立、快送、快审、快执。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慎处理破产、清算案件27件,有力维护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全力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紧跟国家扶贫政策步伐,严格按照精准扶贫“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总体部署和乡村振兴总体规划,积极发挥联点帮扶作用。十年来,先后安排6名干警驻村,98名干警对口帮扶,投入资金120余万元,以真心换真情,以实干促发展,两个帮扶村实现全面脱贫;科学制定规划,以法治力量助推“丝路花语”项目建设,全力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助力市域社会治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妥善处置涉“三农”案件。优化法庭布局,将李渡、安平和龙蟠三个法庭定义为“乡村振兴”服务法庭,为辖区综合治理、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司法保障。我院先后荣获市、区脱贫攻坚工作先进表彰。

主动担责尽责,倾力抗击疫情。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大政方针和地方疫情防控总体部署,积极组建抗疫志愿服务队,党员纷纷“双报到”,主动承担疫情防控任务。坚持防疫和审判“两手抓、两不误”,通过网上立案、在线调解、远程开庭“云上战疫”,确保审判工作正常运行。制定出台《南充市嘉陵区人民法院为依法防控疫情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司法服务保障的实施意见》,依法快速审结涉疫情犯罪案件,助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

十年用心,情系百姓,展现司法为民新举措

十年来,嘉陵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发点,逐步拓宽司法为民便民渠道,积极为当事人提供优质诉讼服务,努力办好人民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和操心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人民群众在司法活动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诉讼服务提档升级,不断满足群众多元需求。服务“便民化”,在全市率先打造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站,引进自助缴费系统、自助排号系统、电子档案查阅利用系统等,方便群众参与诉讼。坚持群众需求导向,强化诉讼辅助,积极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及诉讼辅导。服务“网络化”,提升诉讼服务效率,推进全流程网上办案,近6年实现网上立案7405件、跨域立案40件、远程开庭174件、在线调解400件。服务“长效化”,形成“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院庭长年均接待来访群众70余人次,努力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服务“上门化”,充分发扬“枫桥经验”,深入园区、农村、社区等巡回审理1千余次,通过巡回“问诊”、巡回法治宣传、巡回调研等“上门式”诉讼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基层治理成效显著,不断释放共建共治能量。织密治理网络,先后在辖区、企业或园区共建立11个法官工作站、25个法官联系点,创建“枫桥法庭”,将“片区法官”、法治宣传活动等延伸至小区,推进人民法庭与基层组织常态化联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注重“多元解纷”,邀请社区、律所等组织入驻我院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积极推行委托调解、委派调解,培育特邀调解组织14个、特邀调解员119名,办理司法确认案件2526件。强化“诉源治理”,成立多元解纷诉调对接中心、物业纠纷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通过走访调研、沟通协调、示范诉讼等,将天庐、碧桂园等小区1867余件纠纷化解在诉前。2021年,区法院“小物业、大治理”工作经验在全省、全市法院作交流发言。

司法救助持续强化,不断散发司法温情温暖。与区民政局创新签订刑事被害人救助框架协议。帮助4名未成年被告人封存犯罪记录,帮助其无痕回归社会。与区妇联合力反家暴,救助100余人次,发出人身保护令20余份。十年来,嘉陵区法院为困难当事人减、免、缓交诉讼费用953万元,为困难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232.2万元,为未成年人及限制行为能力人指定法律援助律师200余人次。

司法公开促进公正,不断扩大法治宣传影响。十年来,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10251件,全院庭审直播4550场,裁判文书上网公开38570份,上网率达100%,让群众在阳光司法的整个过程中触摸到公平。持续健全完善“判后答疑”机制,提升服判息诉率和群众满意度。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印发法治资料10万份,官网、微信、微博平台推送信息2500余条,各类媒体采用1800余条。成功举办“民法一生情,守护千万‘嘉’”《民法典》“一典一析”主题宣讲活动,线上线下400多万人次同步观看。精心拍摄微电影4部,制作微视频百余部,其中《克绍箕裘代代相传》获评全国法院“优秀微电影”,并在央视《今日说法》栏目播出。

十年机遇、锐意创新,实现司法改革新进展

自司法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嘉陵区法院牢牢把握历史机遇,准确把握改革政策,积极付诸改革实践,推动落实改革任务,向改革要动力,靠改革出成绩,变改革为实效,不断探索实践出符合嘉陵法院实际的改革路径和改革成果。

基础改革全面落实。基础框架更趋完善。根据法院级别、队伍建制、案件数量、实际需求等相应指标,按要求科学合理设置内设机构,全面完成嘉陵区法院内设机构改革任务。通过改革,嘉陵区法院结构基础、机构功能、办案效率、整体效能等都得到明显提升。深入推进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基础性改革。完成32名员额法官选任及动态增补、退出,强化法官履职保障制度建设。建立新型审判权运行机制,组建以法官为中心、辅助人员为支撑的7个新型审判团队。推进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按比例配置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及行政人员。深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司法责任制,健全冤假错案防范机制,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落实“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坚持以审判为中心,推进庭审实质化改革,发挥庭审的决定性作用。强化院庭长带头办重大、疑难复杂案件,近6年1340件“四类案件”进入监管程序。

司法配套改革全面推进。全面落实内设机构改革,原12个内设机构精简为8个。做深做细“繁简分流”,出台《南充市嘉陵区人民法院民商事速裁团队组建及简案分流实施方案》,构建再分流的“简中简”案“速立、速审、速结”新模式。创新实行法律文书集约送达及档案集中扫描、装订、归档“两个外包”,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高效便民。

智慧法院建设全面发展。实现“智能诉讼”。加快信息化应用水平,深入推广应用智审系统、文书纠错系统、创新运用文书语音自动识别系统记录庭审。实现“远程诉讼”。整合庭审直播、在线调解、远程开庭等庭审综合服务系统,统筹推进电子卷宗智能化应用、网络安全建设。实现“指尖诉讼”。移动微法院小程序、阳光执行APP正式运行,从立案到执行全流程实现在线流转。在四川法院系统率先采用3D全景技术展示司法网拍的房产标的物。我院多次荣获全市法院“智慧法院建设先进集体”,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建设。

继往开来忆往昔,砥砺前行谱新篇。十年,弹指一瞬,这是一段美好的过往,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在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嘉陵区法院悉数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工作成绩,惟愿以此激励干劲、锚定大局、开拓未来,在新起点上勇于担当、锐意进取、奋发拼搏,干出新成绩、实现新目标、展现新作为,为建设现代化宜居新嘉陵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嘉政宣)

编辑:谢梦吟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