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全域警务”,推进“+公安”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达州——专访达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高武林

  
2022-10-14 13:09:11
     

实施“全域警务” 推进“+公安”机制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达州

——专访达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高武林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谭别林

日前,中宣部、公安部联合发布2022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名单,四川省达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综合保障大队大队长黄晨作为全国38分之一、四川省唯一代表成功当选。黄晨的先进典型事迹,在达州公安队伍中起着示范带动作用。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机关党委书记孙小川近日到达州督导检查工作指出,把担当体现在行动上,充分体现了达州公安队伍是一支善打大仗、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铁军。近年来,达州公安系统谋划了“1335”总体思路,编制了《达州公安“十四五”发展规划》,实现以纲带目、项目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达州市副市长、市公安局长高武林。


记者: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方面,达州市公安机关做了哪些探索?

高武林:近年来,达州公安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这一考题,开展“对标一流找差距、面向未来找问题、聚焦目标找出路”主题学习讨论活动,将全国24个省域副中心或区域中心城市作为参考对象,结合达州实际谋划未来发展规划,在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发展战略、学习借鉴外省市先进经验、全面梳理达州市情的基础上,系统谋划了达州公安“1335”总体思路,编制了《达州公安“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争创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全国禁毒示范城市等创建活动为牵引,实现以纲带目、项目推进,确保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推动治蜀兴川各项决策部署在达州公安高标准、高质效落地落实。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达州公安“1335”总体思路的主要内容和实践情况?

高武林:达州公安“1335”总体思路的主要内容是:坚持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达州“一条主线”,聚焦“筑牢达州‘两个定位’屏障、守好四川东大门、争创全国省域副中心城市最强公安”“三大定位”,实施“夯基工程”“固安工程”“强警工程”“三大工程”,构建“资源融合、集约发展的对外联络新格局,立体感知、精准打击的社会治安防控新格局,警格联动、要素管控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规范高效、保障民生的执法服务新格局,严管厚爱、激发活力的队伍建设新格局”这“五大格局”。近年来,我们坚持这一思路,战略层面以实施“全域警务”为总揽,战术层面以推进“+公安”机制为载体,推动了达州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奋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营造了安全稳固的政治社会环境。我们圆满完成了建党100周年等系列重大安保任务,接连侦破部督“2021-0927”等系列大案要案获公安部、省公安厅肯定,党的建设、政治轮训、扫黑除恶、维护政治安全、打击文物违法犯罪等工作受到国、省、市表扬,多项工作跨入全省一流方阵,成功创建1个国家级、5个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多项经验被《人民日报》《法治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先后涌现出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形成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记者:请您详细介绍一下达州市公安机关在实施“全域警务”、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收获了哪些经验?

高武林:一是以党政思维融资源。组建由退职局领导等组成的警务协作专员,撬动反恐办、禁毒办等15个党政平台高效履职,推动建立全市信访矛盾综合治理“4+N”联动机制、开展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四清四保”工作。推动武警、监狱、检察院、法院等19个部门(单位)建立社会治安防控“六联”机制,被中央政法委列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项目。构建“高地联动”“军警联勤”等新机制,打造“校局共同体”“狱地安全共同体”。二是以系统思维构体系。以主城区为中心、县城为支点、乡镇片区为节点、基础网格为基座、市域县域通道为重点,构建公路、铁路、水域沿线和环省市边界、县城边界、中心镇边界、主城区建成区边界、主城区规划区边界圈层的“三线五圈”相结合的圈层防控体系,配套建立指挥调度体系,自下而上汇聚基础要素,自上而下规划警务力量,纵向联络到村民小组,横向联络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三是以法治思维推治理。探索城乡基层社会治理“231”新模式、建设“枫桥学院”,推进群团组织深度参与社会治理,加强村(社区)治安保卫委员会建设,整合各类治理力量下沉基层。推动派出所、司法所与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及社区警务室与村(社区)综治中心联动融合,结合“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推动片区社会治理中心建设,打造“最小应急处置单元”。四是以创新思维强驱动。编制《达州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制定党政机关、校园、医院智慧安防等地方建设标准,实现工程建设与“平安元素”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统一全市网格划分和编码标准,实现网格要素“一张图”管理。探索建立乡(镇)社会治理指挥中心,融合综治、司法、法庭、信访、应急等13支力量构建“党政领导、公安主导、部门互动、镇村联动”的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体系。五是以规划思维护发展。与市工商联、市场监管局签订《警政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与8个毗邻地区建立区域警务协作机制,出台《服务保障稳住经济20条措施》《保障渝东北川东北一体化发展9项措施》等系列措施,持续做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置性支撑、伴随性保障工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达州公安“1335”总体思路,全力以赴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措施,以实际行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编辑:王硼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