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报告获州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全票通过

  
2022-10-25 17:37:33
     

近日,凉山州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六次会议。会上,凉山彝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袁俊鹏向大会所作全州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报告,得到全体参会代表充分肯定,获得全票通过。

报告指出,近年来,该州两级法院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作用,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充分发挥环资审判职能作用,服务保障绿色发展大局。2018年以来,共受理环境资源案件1018件,其中刑事案件596件,民事案件277件,行政案件145件。助力打赢森林草原防灭火持久战,审理放火、失火案件116件。服务长江“十年禁渔”和大保护战略,从严从快审结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38件77人,判决被告人放流价值25万余元的鱼苗。妥善审理乱占耕地、耕地流转纠纷、耕地监管案件,办结非诉强制执行案件24件,保护耕地面积6万余平方米。严厉打击破坏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犯罪,加大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司法保护力度。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修复、预防与惩治并重。在西昌市泸山建成我州首个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探索建立补种复绿、限期修复、劳务代偿、增殖放流等责任承担方式,判令或调解由责任人承担生态损害赔偿金、修复金共计1600万余元。加强源头防范和监管,对在案件审理中发现的环境行政管理、执法问题,及时发送司法建议9份。做好司法宣传“后半篇文章”,提升全民环保意识。开展环资案件巡回审判、公开宣判89场次,发布环资审判典型案例12件。构建多元协作机制,推动形成环境资源大保护格局。树牢党政同责齐抓共管意识,切实承担维护生态环境的政治责任。加强与公安、检察部门在文件制定、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等工作中的协作配合。与多个市(州)法院、科研院所联合签署协作框架协议,形成岷江、金沙江、大渡河等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合力。四是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不断开创环资审判新局面。推进环资审判、管理专门化改革。推进环资案件裁判执行模式创新。不断提升环资审判队伍专业化水平。

与会代表们认为,全州两级法院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强化环资审判职能,服务保障绿色发展大局,回应人民群众对环境资源司法的新期待、新要求,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成效显著。希望全州两级法院继续加强环资审判队伍专业化建设,加大法治宣传,进一步创新环资审判机制,为我州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下一步,全州两级法院将继续在州委坚强领导、州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不断加大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力度,全力推进环资审判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织牢织密环境资源司法保护网,为护航凉山绿色崛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杨洲芳

编辑:夏修露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