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在垃圾处理站工作或居住在垃圾处理站的市民都会被垃圾处理站的臭气所困扰。然而,10月26日,当我们走进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龙密路附近的攀枝花市东区固体废弃物流转站(垃圾中转站),却见到的是另外一种景象。
绿树、花草,硬化的水泥路面、高大的厂房,走在东区固体废弃物流转站的垃圾压缩转运车间,环境干净,光线明亮,垃圾收集车倾倒过程中,除尘除臭喷雾全程喷洒,就算近距离也几乎闻不到异味。
“这是新建的厂房,老厂房在上面,离我们这里有100多米远。”职工尹师傅告诉记者。
“车子再往后走一点,可以了,这个位置倒,垃圾可以直接进转运箱体。”上午10点过,新建成的东区垃圾中转站内大厅,一名卸料工正在引导垃圾收集车将生活垃圾倒进转运箱体。在垃圾车倾倒的过程中,卸料泊位除尘除臭系统全程开启,倾倒完毕后泊位快速卷帘门随即关闭。整个过程,几乎闻不到异味。
东区垃圾中转站前身为东区垃圾处理厂,主要进行分选、堆肥、卫生填埋和焚烧无害化、资源化处理。2009年,东区垃圾处理厂改为垃圾中转站,作为垃圾中转继续使用。2019年,更名为东区固体废弃物流转站。
“原先,这周边都是荒山,基本无人居住。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东区垃圾中转站周边逐渐高楼耸立。为了给附近居民营造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2021年4月10日,攀枝花市东区炳草岗生活垃圾分类及收运体系建设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该项目设计规模为日转运生活垃圾500吨,日处理渗滤液50吨,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于今年9月份正式投入试运行,是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公益事业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
“中转站已经试运行一个多月了,相比以前的垃圾中转站在地面上倾倒、压缩、装运,再运往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模式,新的垃圾中转站最大的特点和优势是采用竖式压缩装箱工艺对垃圾进行转运,且全程封闭式运送。”东区固体废弃物流转站站长李金涛告诉记者:“整个炳草岗生活垃圾分类及收运体系建设项目,配套安装了垃圾压缩转运、收储、渗滤液处理系统、除尘除臭系统、离子新风系统等设施设备,采用竖式装箱压缩工艺对生活垃圾进行转运,项目的建成投运,不但承担起东区生活垃圾处理重任,还有效促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对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水平、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职工漆峻铭说,自己从事垃圾卸料工作已经9年了,新的垃圾中转站给了他许多惊喜:“以前,我们工作了一天,就算洗了澡也还能闻到味,有时候家里人都会嫌弃。现在,工作一天洗了澡之后,身上一点味道都没有。”
“我在这个行业工作已经22年了,这几年,特别是今年,我们的工作环境变化特别大。”职工蒲安益说,我见证了生活垃圾处理工艺的逐步提升,感受到了生活垃圾处理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东区固体废弃物流转站站长李金涛说:生活垃圾处理从以前的卫生填埋到焚烧处理,再到现在的焚烧发电,工作环境从臭气四溢的垃圾填埋场到喧闹的生产车间,再到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的生活垃圾转运大厅。工作环境越来越好,空气质量也越来越好,走进新时代,相信我们的生活会更好,工作也会更有干劲。
(赖发建 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