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法院,是严肃的、果敢的、力量的;有人说,法院,是温暖的、慈爱的、宽容的……
创建“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让法院由内而外多一些生发的力量,让法官由内而外向上生长,这向上向前的力量,历久弥香。
父亲是一名警察,在嘉陵区的防疫前线坚守;
妻子是一名医生,在顺庆区潆溪街道驻守多日;
自己是一名法院人,在高坪区龙门街道一呆就是十余日;
还好,母亲可以帮忙照顾两岁的女儿。
于是,我们可以义无反顾地冲锋在抗疫一线。
我叫严革,是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人民法院的一名法官助理。当获知高坪区龙门街道雷祖庙村被划分为高风险区、全村处于封控状态、需要志愿者驰援的号召后,我跟15名同事果断报名,组成志愿服务党员先锋队。
这次志愿者服务活动,不是我的第一次,却是最让我愿意记录、愿意好好表达的一次。
疫情 挡不住对生活的热爱
我的同事杨波,也是志愿者之一。作为35年党龄的党员,他报名担任志愿者,我觉得理所当然,咱们共产党员应该有、必须有这样的气概。
但是,他也是身患癌症的人。一个本应被好好照料的人,却报名担任了志愿者。我有些不解、前去找他求证。
他却告诉我,对于群众来说,当得知我的身体患有疾病而愿意当志愿者,他们更愿意自觉地排好队、遵守各项规定,人与人之间便多了很多体谅和理解。
对于自己来说,只是身体的某一部分患病,而不是全部;带患病的这一部分去体验人生,会对自己、对疾病有不一样的发现,疾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热爱才是。
杨波的一席话,深深地感动了我。我在想,疫情也挡不住我们对生活的热爱。
志愿活动,看起来是一个充满情怀的事情;但实际上,第一件事情,是先要判断或者询问对方需不需要,运送生活物资、帮忙收集生活垃圾,这些是群众需要的,那就去;而排队、保持距离这些事,群众自己可以做到,就要给对方相信。
受到杨波事迹的影响,高坪区法院印制了疫情疏导手册。手册既表达对群众的相信、鼓励大家对生活充满信心;又对疫情可能带来的焦虑等情绪进行辨识,与大家一起调整疫情期间的心理状态。
抗疫与办案同步 选择在夜间联系当事人
姚荣,也是16名志愿者队员之一。姚荣有一个本子,每天空闲的时候会翻一翻哪个案子保全期限快到期了、哪个被执行人该还执行案款了……
刚开始,我们觉得这样的本子没有多大的作用,但久了我们就发现联络当事人特别方便。每天抗疫工作结束,姚荣、屈光平等干警就着星光去最近的龙门法庭加班加点办案子。
后来,我们都养成了这样的带一个本子的习惯,既记录工作中的大要事件,也手写抗疫中的日记。
据我所知,屈光平还把办公室的电话呼叫转移到自己手机上,生怕当事人联系不上他,他也创下三天结案9件,其中4件达成和解的记录,被执行人主动履行债务14.66万元。
十多天时间,我的同事们的抗疫日志已经有近200篇,先后办案各类案件130余件。
想念女儿叫爸爸的时刻
每天分拣1200份“暖心蔬菜包”,帮助群众解决买菜困难……
帮小朋友买奶粉,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
24小时进行巡逻宣传、卡口值守、防疫巡查……
自疫情发生以来,高坪区龙门街道,到处都有法院人的身影,我们似乎做了很多很多。就在今天,我值守的封控区已再次降为低风险区了。这样的曙光,大家的感受是,尽管半个月没有休息,但是很值得。
有值得当然也有遗憾。我女儿给我打过5次电话,但有3次我在巡查,穿的防护服,没有接到。后来听妈妈说女儿哭了很久。女儿年幼、不是很会说话,但是我一想到她喊爸爸,就有些泪目了。
我跟妻子、父亲同在一座城抗疫,但最近的一次联系却是4天以前,因为女儿幼儿园要开家长会,我们商量谁可以去。结果那天我和父亲要去巡查、妻子要上门给人采核酸,后来还是我妈妈参与的。
最后,其实我想说,当所有共产党人愿意同心同向,当所有群众愿意用心用情,我们的生活必然会换来更多的放心、安心、舒心。
(讲述:严革 整理:赵英颖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