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8.25”疫情发生以来,青神县迅速进入应急状态,用好用活“土办法”,全面加强农村基层防疫,减少疫情传播风险,确保防控要求落实到“最小单元”。
一是开展“土味宣传”,增强全民防控意识。针对农村老人、儿童、外出务工人员防控难度大的情况,青神县灵活运用多种宣传载体,在组建宣传小分队进村入户、微信工作群转发通知的基础上,依托村村响、小喇叭、流动宣传车等载体,自制方言宣传语,在村委会、村民聚居点、主要交通干道等地点循环播放,严控聚集活动,引导村民主动报备,确保老百姓及时了解疫情防控情况,营造全民防疫社会氛围。
二是实施“敲门行动”,精准摸排返村人员。按照“一户一表,一人一登记”原则,组织村干部、党员、村医、片警等人员,全覆盖开展“敲门行动”,精准排查出成都、徐州、昆明等重点疫区返乡人员,落实居家隔离,并建立督查台账,安排专人值守。同时,明确片长包户责任,逐一签订居家观察承诺书,开展防疫、法律、生活、心理服务,做到“管控、宣传、疏导、服务”四个同步,确保村不漏户、户不漏人。
三是突出“就地取物”,全面夯实检测阵地。按照各村面积、人口的实际情况设立核酸采样点位,分区域、定小组、错时段开展全员免费核酸检测,就地取用安全警戒线、防护栏、遮阳伞、1米安全线贴纸等储备物资,每个点位科学设立核酸检测环线,落实交通劝导员、安全距离提示员、核酸检测人员、扫码登记人员4方责任,安全有序开展核酸检测,当好群众“服务员”。
周智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