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县法院敲响震后“第一槌”

  
2022-09-07 16:44:17
     

甘孜法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夏菲妮



9月6日上午10点,泸定县法院敲响了震后“第一槌”,此时距离泸定6.8级地震发生后不到1天。当天的庭审严谨有序,做到了震后法院“不打烊”、程序“不简化”、质量“不打折”。

“已圆满完成庭审任务,我熟悉磨西镇情况,请组织同意我赶回法庭,投入一线救灾工作!”庭审结束后,该案审判员、海螺沟法庭民事法官何江飞和志愿服务队前往磨西镇集中安置点,以“一桌一凳”搭建起了临时“法律服务点”,马不停蹄地开展着法律咨询、走访、排险等工作。

泸定6.8级地震后,在抢险救灾的一线,有不少法院干警的身影。海螺沟法庭地处此次地震震中,地震后主动承担起救援工作。在庭长的带领下,法庭成员及时开展自救,迅速投入当地灾后救援应急突击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线法庭的使命与担当。

海螺沟法庭庭长叫尼格木呷,在法庭工作有10余年了。地震发生后,他立即带领法庭干警们排查法庭内外隐患,抢救案卷到安全房屋,后又主动到辖区政府报到,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展现了一线标兵的力量和速度。

危难时刻,防线担当。地震发生那天正好是谢小林婚假的第一天。在安顿好家人后,他立即赶赴法庭查看受灾情况,从庭长手中接过党徽,加入“红城先锋”志愿服务队,当起了流水线上的“搬运工”、抢搭救援帐篷的“建筑工”、连夜寻找伤员的“照明灯”。


“不是逞强,动一动,不但可以为灾区尽绵薄之力,对宝宝也好!”说这话的是李心怡,在海螺沟法庭入职1年零4个月。怀孕刚满3个月的她微笑着拒绝了庭长和同事们的特殊照顾,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在震后废墟上,以微不足道的力量举起了应急救援帐篷的一角。这一刻,“准妈妈”的眼神里不仅有温柔,更透露着法院人的坚毅和乐观!


海螺沟法庭成立伊始,李宁便是其中一员,负责法庭的门卫安保工作。地震当天,在成都治病的他,记挂法庭以及同事们的安危,在得知母亲平安后,让母亲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到法庭走一趟,替他看望法庭和同事们是否安全。到法庭看到一切无恙后,为了让法庭干警们全身心投入法律服务、抗震救灾工作,李宁的母亲承担起了法庭临时保安的工作,她说:“儿子,放心,阿妈替你守着法庭!”


 

编辑:贾知若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