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笈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曾昌文
9月1日,成都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自2022年9月1日至9月4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后,总是冲在战疫一线的新津网格员们又披甲上阵了。
明天要再快一点
按照疫情防控工作分工和一天一检要求,郑红梅负责新漕村60名关心关爱人员(残疾人员,精神障碍患者,无人照顾和行动不便的老人等)每天的核酸采样工作,由于情况特殊,他们的核酸检测和信息采集必须上门进行。
散居林盘人员分散,核酸检测、信息采集加上来回路程,做完60人的上门服务至少需要7个小时,还一刻也不能停歇。连续三天,郑红梅都处于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同事感慨她连轴转7个小时太辛苦,她却说,“7个小时确实太慢,明天我得快一点,再快一点!”
妈妈,你是骗子
“妈妈,你咋还不回来?说好今天给我讲故事的!”
“幺儿,叫爸爸给你讲,妈妈有事!下次一定!”
“下次!下次!永远都是下次,骗子!”
深夜11点,正在核酸检测现场维护秩序、登记信息的周静再次接到了5岁孩子用电话手表打来的电话。
已在防疫一线坚守了二十几个小时的周静,记不清楚这是孩子第几次打来电话催促她回家了。周静知道这么长时间未归,小宝贝有情绪了,她应该回去给以拥抱和安慰,但更明白织牢疫线安全网,少不了像她这样的千千万万根线。舍小家,顾大家,不是无奈之下的选择,而是网格员担在肩上的责任,放在心里的守护。孩子,你妈妈不是骗子,是英雄!
我是群众的网格员
通知居民做核酸、布置核酸检测点位、记录检测人员信息……秦晓微一天的工作任务排得满满当当。
时间紧、任务多,早上7点,她便穿梭在社区内了,挨家挨户敲门喊应,告知群众何时何地做核酸检测。午时,匆匆刨了几口饭,又迅速赶往社区协助布置核酸检测点、登记录入检测人员信息、维护检测现场秩序,结束全部工作已是晚上11点。此时,秦晓微已连续工作了16个小时,没时间喝水,不能好好吃饭,她未埋怨一句。面对家人的心疼,她说“我是群众的网格员,我就得对辖区群众的健康负责。”
9月4日,城北社区第三网格员任彩梅协助医生上门为瘫痪在床的残疾老人入户采集核酸。
花源街道共和村第四网格赵飘协助医护人员到水厂及水厂在建工地进行核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