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本土累计6+2,高、中风险区16个!

  
2022-09-11 09:32:14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余力 整理报道

9月10日晚,内江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市应对疫情应急指挥部及生活物资保障组、社区防控组、社会维稳组,东兴区应对疫情应急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参会,并分别就有关工作情况答记者问。

疫情基本情况

2022年9月10日0时至14时,内江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3例,其中东兴区2例、市中区1例,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2例,在市中区。截至9月10日14时,全市累计报告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2例。

本轮疫情感染来源仍不明确,目前已波及内江市市中区、东兴区,有进一步扩散趋势。从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情况来看,阳性标本数量上升明显。东兴区报告的2个病例在市中区交通路、世纪滨江有活动史,与首发病例及病例2在市中区的主要活动轨迹有个别点位重合。从其他病例活动轨迹来看,有重合的轨迹主要覆盖交通路、和平街与环城路相交一带,是本起疫情重点关注地区。目前,全市已划定高风险区7个,中风险区9个,市中区、东兴区和经开区中、高风险区以外其余地区为低风险区。

主要工作举措

全面实施静态管理。9月9日,市应对疫情应急指挥部发布通告,自9月10日0时至12日24时,对市中区、东兴区、经开区、高新区实行全域静态管理。自9月10日16时至13日16时,资中县、威远县和隆昌市实行全域静态管理,每天开展一轮全员核酸检测。高、中风险区采取封控管理,落实“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等防控措施;低风险区原则上居家,非必要不外出。除经指挥部批准保供外,其他各类场所、店铺一律停业。客运班线、城市公交、网约出租车暂停运营;巡游出租车除经指挥部同意并持有通行证外暂停运营。社会车辆无通行证不上路,救护、消防、公安、抢险救援等执行应急任务的特种车辆保持畅通。其他从事防疫、医疗和保供工作的车辆,凭通行证通行。

全面开展流调溯源。按照“一人一专班”原则,对新报告阳性感染者,迅速组织流调溯源队伍,深入开展轨迹排查和追踪管理,确保第一时间找到风险人员。对已报告阳性感染者,持续组织进行复盘,全力查找漏洞,做到应排尽排、应管尽管。目前,累计排查到密接379人,其中市内377人,已完成核酸检测180人,结果均为阴性;已排查到次密接314人,市内308人,已完成核酸检测227人,结果均为阴性。市外密接、次密接均已推送协查函并落实管控措施。

全面做好扩面筛查。统筹调度市内核酸检测力量和资源,连续三天对市中区、东兴区、经开区、高新区全域每天开展一轮全员核酸检测。截至9月10日16时,第一轮核酸检测采样930449人,第二轮核酸检测已采样783740人。

全面做好医疗救治。按照“一人一策”模式,组建精干专家团队,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对患者开展精准治疗。目前,内江市所有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均在市级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生命体征平稳,状况良好。

下一步工作重点

内江将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根据疫情最新情况及时调整管控措施,有序恢复经济社会正常秩序。一是深挖细排风险人员。立足“快管、快查、快检、快报”原则,按照应判尽判要求,做好密接、次密接等扩面追查,深挖与病例同时空风险人员,坚决找全、管住。优化“采、送、检、报”各环节,持续开展三轮全员核酸筛查,把潜在风险筛干捞净,坚决消除传播风险。二是严格实施静态管理。坚持严管严控,压实“四方责任”,落实高、中、低风险区管控要求。持续做好社区管控,严格值守防控卡口,加强人员车辆通行查验,落实一线工作人员闭环管理,严防和限制人员流动聚集。三是细化群众服务保障。扎实做好稳价保供,实施市场保供每日监测调度工作机制,强化米、面、油、肉、蔬菜等生活物资保障。用心服务特殊人群,对中高风险区的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群逐一排查、建立台账、专人服务。

问答实录

问题一:生活物资保障组为确保生活物资供应采取了哪些措施,接下来有何打算?

答:

一、关于生活物资保障组为确保生活物资供应采取了哪些措施的问题

市商务局作为市生活物资保障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在疫情发生前,已做了相应工作和安排部署。

一是持续开拓货源渠道。引导企业广泛拓展市内外货源渠道(重点是市外),采取多种措施建立牢固供货、物流关系,确保在需要时能“调得进货”,不“断档脱销”。

二是划片设置保供单位。会同主城四区按照“划分片区、方便群众”的原则,在城区以社区为单位划分了40个小片区,储备了47家经营单位作为居民外出采购点,确保在静态管理期间,允许群众适当外出采购物资的情况下,能就近购买生活物资,在减轻政府保供压力的同时,满足群众物资需求。

三是强化区域协调配合。持续落实与资阳、泸州、自贡、遂宁、宜宾等五市建立保供稳价区域协作机制,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及时互调余缺。

在疫情发生后,市商务局根据前期安排部署,及时响应,精准施策,重点解决物资调度和配送中存在的急切问题。一是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内江市商务局成立了综合协调、货源组织、物流协调、后勤保障等四个工作小组,由局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科室人员为成员,每日进行工作调度,协调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确保工作推进有力有序。目前,已累计为30余家商贸企业解决生活物资调度、配送等问题。二是深化对接服务。对市中区、东兴区、高新区、经开区重点保供商超和批发市场全部落实机关干部“一对一”对接驻点,现场了解物资运输情况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发布《内江市主城区疫情防控社会管控期间居民生活必需品购买配送指南》,公布47家商场超市作为应急保供单位将继续营业。积极协助生活物资供应单位落实车辆通行证,确保物资流通顺畅,目前,已为近80家保供企业落实车辆通行证320个。三是加强外卖配送管理。出台《外卖送餐企业疫情防控管理方案》,严格落实临时通行证发放工作,确保线上购买的生活物资及时、合理、安全配送。目前已为美团、饿了么两家外卖平台发放临时通行证189个,其中美团161个,饿了么28个。

二、关于下一步工作安排

市商务局将从两方面持续做好生活必需品保障工作。

(一)提高生活物资采购安全性和便捷性。为做好疫情防控和方便群众生活物资采购,下一步全市静默管理期间继续营业的商场超市将在店门口放置蔬菜包,通过“门口售卖,人不进店”的方式销售生活物资,保障广大群众的生活必需。同时引导居民通过APP或微信小程序,采取“线上下单,门口自提”的方式采买生活物资。

(二)持续保障物流畅通。全面落实与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管理局建立的物资配送能力保障机制,优化生活物资调运、配送流程,协助保供企业办理车辆通行证,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发放更多外卖平台临时通行证,确保生活物资有车运,下单商品有人送,运输流程安全可靠。

问题二:社区作为疫情防控的一线,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阵地。内江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市社区防控组为守好社区防线做了哪些工作?

答:

自内江市实施全域静态管理以来,市县两级社区防控组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落实“准、快、严”要求,切实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按照“市级统筹、属地实施、快速响应、组织有序”原则,迅速落实《城市社区和农村地区防控实施预案》。

一是织密扎牢社区防线。指导全市83个镇(街道)及1280个社区(村)落实极端条件下社区(村)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有序开展人员排查、卡点值守、政策宣传、生活服务等工作。

二是全力以赴管控风险。全市社会大局保持平稳可控,无影响社会安定的突发涉疫、涉稳情况。市中区封闭管理178个小区、1996楼栋、15.89万人,出动防控力量1265人次,设置卡点296个。东兴区封闭管理401个小区、2146个楼栋、30.5万人,出动防控力量2700人次,设置卡点537个。高新区封闭管理34个小区、294个楼栋、3.8万人,出动防控力量429人次,设置卡点38个。经开区封闭管理23个小区、417个楼栋、6.29万人,出动防控力量1406人次,设置卡点94个,准备硬隔离设施设备13个。隆昌市、威远县、资中县正有序落实全域静态管理措施。

三是做好群众服务保障。实行应急响应日监测制度,加强区域内独居老人、困境儿童、残疾人、孕产妇、慢性病患者、定期治疗患者、精神病患者、困难群众等特殊人群的关心关爱,动态掌握其生活、身体状况,及时解决各类突发情况。今日全市收集办理特殊困难群众需求68条。

问题三: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公安机关为保障市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创造安全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做了哪些工作?另外,交通管控的情况是怎样的?

答:

关于社会面管控问题: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及市应对疫情应急指挥部确定的各项防控措施,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作用,抓流调溯源等。全面加强社会面整体管控,坚决确保社会大局安全稳定。一是执行最高等级勤务。市主城区实行全域静态管理以来,四区与三县(市)公安机关赓即执行一级勤务,全市全体民辅警全员在岗在位,不分昼夜、全身投入,全力开展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工作。二是严密社会治安防控。组织24个巡逻处警巡组、2个特巡警快反组及派出所备勤,加强巡逻防控,重点加强社区防控、核酸检测点、集中隔离点、农贸市场、大型商超等重点部位及高、中风险区域的秩序维持,及时化解处置涉疫矛盾纠纷,同时组织1000余名警力投入,增强控制力和震慑力,确保治安大局平稳。三是抓好流调溯源工作。设置流调溯源、区域协查、平台应用、大数据保障4个专班,统筹推进流行病学调查、区域协查大数据核查等工作,为全市疫情防控大局提供有力支撑。9月8日以来(截至10日16时),已排查密接82人、次密接253人,推送各地落实区域协查数据3369条。四是严打涉疫违法犯罪。专门对涉疫案件办理作出部署,对在防疫工作中出现拒不配合疫情防控检查、扫码亮码、体温检测,扰乱核酸检测点、集中隔离点秩序、强行闯关冲卡等情形的,在隔离转运中拒绝配合隔离转运、违反隔离管控规定等情形的,以及在网上发布涉疫虚假信息、煽动反对疫情防控政策、制造恐慌等情形的,将依法予以严打惩治,坚决确保社会大局平稳。9月8日以来快速处置涉疫警情82起,查处拒不执行紧急状态下的决定命令及扰乱公共秩序行政案件11起、13人。如9月9日上午,吴某某在西林大桥市中区桥头关卡处,强行闯关无果后辱骂殴打执勤人员,公安机关依法对其行政拘留。

关于第二问题:交通管制问题

9月10日0时至9月12日24日,按照市应对疫情应急指挥部部署,公安交警与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一道,有序实施交通封控措施,全面加强道路交通管控。一是全市客运班线、城市公交、网约出租车的暂停运营,巡游出租车除经指挥部同意并持有通行证外的暂停运营;社会车辆无通行证不上路,救护、消防、公安、抢险救援等执行应急任务的特种车辆保持畅通,确保转运救治、应急管理、物资运输等工作有序开展;其他从事防疫、医疗和保供工作的车辆,严格证件检查,凭通行证通行。二是为确保市主城区道路交通管控到位,在四区与三县(市)交界处设置交通卡口33个,联合交通运输、街道村社等抗疫人员实行全封闭管控,禁止除应急抢险、医疗救治、物资保供等以外的所有车辆及人员通行;在市主城区封控区域内重点路口设置管控卡点37个,严管禁行车辆上路行驶;在高速路口设置卡点19个,对来(返)内车辆的有序劝返。三是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全警投入,全力以赴,广布路面,设卡盘查,禁行劝返,动态巡防,盘查劝返车辆5200余辆次,力争车辆管控到位,确保市应对疫情应急指挥部的决定、部署落实到位。

问题四:东兴区是如何做好隔离管控场所防控管理和隔离管控人员服务保障工作的?

东兴区按照每万人口60个房间标准储备隔离房间4093间(全区总人口68.14万人,应储备隔离房间4089间),分布在13个隔离点,配备13名县级点长和26名科级点长(AB岗),储备工作人员654名(含医务人员163人,按2:50配备),每个隔离点制定“一点一策”。储备应急运力车辆100辆(其中:小黄车34辆,大中型客车66台),驾驶员100人。

针对需集中隔离人员,东兴区按照24小时内、48小时内、72小时内启用划分3个梯度进行转运隔离。目前,全区已启用隔离点3个,集中隔离人员402人(四初中集中医学隔离点46人,郭北长坝山方舱隔离点279人,新江方舱隔离点82人)。

针对隔离点的规范管理:

一是隔离场所工作人员管理方面。严格落实了集中隔离场所“双点长”制度,明确了1名县级点长和1名驻点点长,确定了1名专业人员作为防控督导员,属地镇街、卫健、公安、住建、应急、民政、疾控等分工明确,工作开展有序。同时,根据隔离场所房间数,严格按照每100个隔离房间配备工作人员16人(含医务人员按2:50配备4人)的要求,及时配齐了隔离点工作人员,并全部经新型冠状病毒样本采集、运送及生物安全防护、隔离场所环境消毒及医疗废物处置、穿脱防护服、消毒液配置等相关培训且考核合格后持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上岗,工作期间做到严格按相应规范操作,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工作期满后,实施7天集中隔离,落实1、4、7核酸检测频次,最后一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后,可恢复正常工作生活。

二是隔离人员管理方面。隔离人员进入隔离区域后,消杀人员立即对其在场所内走过的路线进行消毒;与隔离人员签订了隔离相关事项告知承诺书,宣传相关政策;通过24小时监控、安装门禁等方式确保隔离人员与外界不接触,防止交叉感染。

三是规范医废管理方面。隔离点工作人员每天下午将隔离点内产生的医疗废弃物进行收集并及时放置于医疗废弃物暂存间,由东兴生态环境局指定的内江城环环保公司隔日凌晨3-4时转运到椑木镇海诺尔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理点处置;医疗废水经一体化处理并通过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后由东兴生态环境局指定的内江市勇腾市政公用工程有限公司点对点闭环转运至高新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置。

四是落实消毒措施方面。清洁区保洁人员对清洁区每天进行早、晚两次消毒,对接送隔离人员车辆进行消毒。隔离点隔离区内保洁人员对新接收的隔离人员跟随消毒,对隔离区内进行早、晚消毒,对解除隔离人员房间进行终末消毒。

针对隔离管控人员的服务保障:

一是隔离人员生活保障方面。启用的隔离场所由属地镇(街道)按60元/天标准(早上10元、中午25元、晚上25元)进行准备,由隔离场所工作人员进行分发到位,对隔离人员不收取任何费用。

二是隔离人员就诊处置方面。若隔离人员一旦出现发热、干咳、结膜充血等症状或者其他疾病,立即由120负压救护车闭环运送东兴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进行诊治、排查,无条件治疗的,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隔离治疗。

三是特殊隔离人员医疗、生活保障方面。对隔离点的失能或独居老人、留守老人儿童、散居孤儿、困境儿童、残疾人、孕产妇、特殊困难群体第一时间建立台账,进行特别关注,按需提供基本医疗、生活保障。

问题五:主城区市民在原则居家背景下,如病患及家属确需就诊,应如何规范就诊,要注意些什么?

答:目前,内江市医疗资源充足,能满足各类疾病的救治需求,市卫生健康委在全市明确了14家定点医院,用于救治心梗、脑卒中、血透、肿瘤放化疗、孕产妇等10余类特殊病种的患者。

若居家地点为中、高风险地区,出现急危重症或有必须前往医院治疗的慢性病,则拨打120急救电话,由救护车转运至医院治疗。

若居家地点为低风险或无风险区域,出现急危重症,拨打120急救电话,由救护车转运至医院治疗;若为肿瘤放化疗、血透等需要到医院治疗的慢性疾病,则向社区报告,按照社区防控要求前往相应病种定点医院接受治疗。

若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建议在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指导下正规服药。

 

编辑:徐雯夏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