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这里“警”色异好!

  
2022-09-12 18:22:50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陈博 文/图

服务群众无小事,点滴之间见真情,在疫情防控的日子里,人民警察的身影始终活跃在“疫”线,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出现在哪里,他们就是群众的贴心人!在成都蒲江,警力有限一直是这里警务工作的“主旋律”,面对复杂的疫情防控工作,这里的警察不再局限于自己的本职警种工作,他们都是“百变达人”,能在不同的需要,不同的环境中,履行平安“守护人”的职责。


鹤山派出所内勤民警 秦磊

他既是这个员,又是那个员……

“值守安排表请各位查收!”“相关物资请到我处领取。”疫情爆发以来,秦磊的办公室的灯总是亮得最早,关得最晚,连续5天6夜平均睡眠不足5小时,每日一早睡眼惺忪时,他先要化身“库管员”到单位为同事们发放防疫物资,紧接着又成为“督导员”开始协助检查各执勤点位。

有时,他还要作为“战斗员”直接参与核酸检测采集点和临时封控区值守,还有的时候,还得扮演“快递员”进出封控区运送物资,每晚执勤结束后又变成“大管家”回单位继续制定第二天的执勤方案和疫情防控工作安排。


县指挥中心宣传专班民警 徐智超

他日均工作15小时,一天一个地儿……

疫情期间,徐智超连续10余天吃住在单位,平均每日工作时长超15小时,同事们笑他,“平时不仅身兼多职,防控期间还有分身术,一天能跑一个地方……”昨天,他作为执勤民警,一大早在体育广场上,协助街办工作人员拉起了警戒线,维护核酸秩序;今天,他作为朝阳社区的社区民警,专门帮助行动不方便、年龄偏大的特殊人群前往绿色通道做核酸;明天,他又作为县局宣传专班的通讯员,在多个点位收集着战友们值守的珍贵素材;后天,他又在封控区,搭起帐篷通宵守夜……


县交警大队民警 袁伟淇

“三只脚”的交警是这样参与防控

“大家都在忙,我就算杵拐杖,也想尽一份力。”疫情发生后,作为长期在外执勤的交警袁伟淇,这次因脚伤未愈主动承担起内勤工作,但他好像又不太“坐得住”,一会儿就杵着拐杖来到高速路收费站口协助开展宣传劝导工作,站累了又回旁边的交警队监控室看看巡查监控,不一会儿又出来了……这十几天以来,他都是这样来来回回乐此不疲,因此,大家都给了他一个光荣外号——“铁拐袁”。


县局警务保障室民警 徐娟娟

小区封控,她就地防控

居住在花都丽景内的徐娟娟因小区封控无法归队,干脆就地转入社区,与隔离在封控区内的同事共同组建公安临时党支部,她将专业技术发扬到工作专班,有条不紊地协助“点长”发动志愿者们深入楼栋登记有特殊需求的业主信息、在微信群中及时解答消除群众疑问、配合组织安排物资配送。


编辑:贾知若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