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琪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郭建民
今年7月的一天,10多名老人各拿着一张泛黄的借条来到自贡市贡井区法院,起诉要求原单位归还其借款。
尽管诉讼标的不大,但涉及人数较多,纠纷形成的时间久远,特别是老人们诉讼能力欠缺,贡井法院通过在贡井区人社局设立的劳动领域的诉源治理暨诉讼服务站暨“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进行调解。
据了解,这些老人们是某改制企业的员工,他们大部分已经退休。1999年,该企业因生产困难向员工集资,员工分别给企业1000-2000元不等的借款。后该企业改制为公司,员工们多次找公司要求偿还当时的集资款,但该公司以已经改制情况不明为由对该欠款一拖再拖。
站点法官在泛黄的票据上面依稀能辨认出借款的金额和一个某厂的盖章,但某厂早已改制注销,现在要进行诉讼的话,还需要搞清楚某厂改制后的承接主体及债务负担情况,对这些老人来说,着实会摸不着头脑。
法官通过与区司法局协同展开调查,核实到某厂改制后成立了某公司,该笔集资欠款依法应由某公司负责偿还,且某公司还是其他案件的被执行人,为让老人们拿到自己的血汗钱,法官与“女子速执团队”联合调解,通过多种渠道让该公司不仅在调解协议上签字确认还款,当场兑现了70%的欠款,剩余30%的欠款承诺在下月初支付完清。
老人们激动地拿着来之不易的欠款数了又数,有几个老人当场落泪!虽然钱不多,但老人们切实的感受到了贡井法院“双首家”站点法官和女子速执团队的高效、公正和便捷,让权益及时兑现为“真金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