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米线标从这里标。”
“这边要拉起警戒线,到时候人来了要单向进出不要有交叉。”
“牌子要摆这里,村民些来了才看得到。”
……
深夜的宜宾市叙州区龙池乡阳荷村,为保证次日全民核酸检测工作有序开展,两名年过半百的村干部正在指挥着工作人员进行前期部署,他们便是叙州区检察院驻阳荷村第一书记曾于辉和驻村工作队队员雷明。
时间回到9月8日。按照市、区疫情防控工求,为切断疫情蔓延渠道,对宜宾重点涉疫的“三区一县”实施全域静态管理,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叙州区检察院对口联系的龙池乡阳荷村也包含在内。龙池乡阳荷村与乐山市沐川县交界,地处偏远、山高路险,虽然常驻居民只有六百余人,但人员分布较为零散,以中老年居多,防控工作量可想而知。
“当前抗疫形势严峻复杂,如果疫情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任由发展,将会对村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曾于辉、雷明两位搭档来不及考虑各自家中也存在疫情风险威胁,顾不得自身身体状况,第一时间投入到阳荷村疫情防控工作中。不放心卡口安全,便亲自到阳荷各个卡口检查值守登记情况;人手不足,便去逐个说服年轻人当志愿者参与防疫;场地不够,便去联系村公所场坝和会议室,连夜布置警示标志和警戒线;部分村民行动不便,便做好登记,每日带领医护人员上门采集核酸;个别村民意识不够,便耐心讲解原因,劝说其配合;口罩佩戴不规范,排队距离不符合标准,便亲自维持队伍秩序直到结束……两位老搭档明确分工、默契配合,直到防疫工作逐渐有序开展,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截至目前,已连续开展了5天,切实落实了“应检尽检”工作要求,全村为低风险区。
“总体还是很好,村民应检都检了!不要看每天只有600多个人,时间要做很久,因为人比较分散,而且有些老人走路不方便,必须要挨家挨户上门采集,还有个别村民可能意识有所欠缺,我们还要继续加强宣传引导,请组织放心,保证完成任务。”曾于辉、雷明在电话里报告情况时,疲惫的声音里喜悦难掩,并介绍着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们不知道的是,在阳荷村连续五天的全员核酸检测让曾于辉身心俱疲,只能见缝插针地休息。而其远在成都的女儿,密切关注着宜宾的情况,牵挂着家中两位老人的状况,更担心因前期在村里走访导致肋骨骨折,处于术后恢复期就赴防疫一线的父亲。这位“老检察”总是让家人理解自己的工作,却从不“理解”家人的担忧。
我们不知道的是,因防疫工作十分紧急,需要在村里再待一段时间,而雷明身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之前准备了二十余天的药物业已告罄。通过联系龙池卫生院无法提供有关处方药物,雷明向院党组汇报了自己的“不情之请”,请求单位联系家属想办法将药物带到村上以便自己后续工作开展。这位“老检察”,在自身与疾病斗争的时候,考虑的却是不要因病耽误了工作。
在与疫情抗争之际,两名“老检察”搭档,奋不顾身、深入一线,以身作则诠释了叙州检察人的初心和使命,以实际行动传承着叙州检察精神。他们舍小我、为大我,生动体现了检察干警担当,用无声语言树立榜样。致敬两位“逆行者”,待拨云见日,愿平安归来!
邓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