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琴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余力
自内江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内江市应急系统严格按照内江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闻令而动、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内江市应急局基础科负责人、机关第一党支部书记陈杨,就是众多奋斗在一线的应急人之一。
闻“疫”而动,雷厉风行
争当一线“带头人”
早在本轮疫情爆发前,按照内江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的要求,陈杨统筹安排机关第一党支部的全体党员到所联系社区——东兴区凤凰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持续做好“双报到”的命令发出后,陈杨立即安排,督促一支部20名党员立即到所居住地社区报到,他本人也第一时间到东兴区天河社区报到。疫情暴发后,他主动站出,自愿担当东兴区天和新城1期9栋“管家”,为整栋楼54户居家人员服务。
中秋节当天,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他牺牲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一大早就参与居住地疫情防控工作,不畏艰险、夜以继日,全力以赴开展疫情防控工作。“9栋的居民下来做核酸了。”“不要围拢,站开点。”“做了就回去,不要摆龙门阵。”这是他说过最多的话。正是这种义无反顾的勇敢逆行和筑牢疫情防线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幕幕默默无闻的抗疫故事,彰显了应急人的忠诚本色。
服从大局,勇于担当
争当一线“明白人”
随着东兴区天和新城2期被调整为高风险区,防疫形势骤然严峻。面对这复杂局面,“我来”“注意防护”这些词被陈杨经常挂在嘴边。每天例行的核酸检测在此时尤为重要,他和小区内的其他志愿者一道,一起负责统筹、协调、沟通、对接工作,主动承担起疫情防控工作的日常管理工作。他秉承一贯认真细致的作风,不管是晚上、凌晨、还是清早,只要有通知,只要楼下喇叭一响,立即下楼一起,帮助医护人员准备核酸检测物资,维护现场秩序。
深夜,在大家都休息的时候,他积极响应号召,和小区物管一起,对9栋每层楼道间和电梯进行清扫、消毒。结束后,掏出手机又开始统计居民需求,持续到深夜。
“虽然很累,但想想奋战在外面的其他应急人,我这点算不上什么。”陈杨觉得,能够在这个特殊时刻挺身而出,成为与疫情赛跑、与病毒较量的志愿者,正是一个党员该尽的责任。
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争当一线“放心人”
随着疫情防控升级,居家时间变长,有的居民开始为米、油、蔬菜和肉等生活物资犯愁。陈杨积极对接物业管理人员,畅通物资购买渠道。他挨家挨户统计居民人数,菜品需求量,并重点关注有无空巢老人、独居小孩存在。他把整栋楼的居家人员拉进微信群,留下不能使用智能机的居民联系方式,及时掌握了解小区居民诉求,对于不符合当前物资采购的要求,都会耐心劝解。
“我屋头还有点,娃儿吃肉,我吃方便面。”当第一批“蔬菜包”和“猪肉包”送达后,陈杨主动让出来。
“这次让给需要的,下次第一个给你。”面对一部分居民的不理解,他也耐心劝导。
物资运达的时间不定,有时在凌晨3、4点钟。拖着疲惫的身躯,他也想过将物资留到第二天再发放,结果心中的一句话“不要等,马上发,肉要臭。”让他打消念头,又立即行动起来。
疫情防控之余,他也没有忘记本职工作,基础科负责全市工贸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岗位职责十分重要。疫情期间,陈杨采取“线上调度”的方式,每天对闭环生产的重点工贸企业进行安全调度,提醒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岗前培训教育,认真履行高风险作业审批制度,时刻做好应急处置准备。
众多应急人的辛勤付出,换来的是人民群众的支持与肯定。疫情防控期间,广大应急系统党员干部坚持以大局为重,视疫情如命令,视一线如战场,舍小家顾大家,把人民群众放在首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充分展现了“听党指挥、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训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