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内江市人民检察院积极响应号召,迅速召集10名“硬汉”,组建成攻坚队,进入“9.08”内江疫情的重灾区——市中区牌楼街道和平街康盛路。“我深爱这片土地,我愿意为它赴汤蹈火。”这是攻坚队队员发自内心最真挚的誓言,经过10天鏖战,他们驻守的康盛路已降为中风险区域。
不惧风险的“壮士”
号令就是“冲锋号”,当单位发出组织攻坚队的预通知后,干警职工响应号召,整装待发。“平时休闲的野餐垫就是床垫,简单的几件衣服就是战袍。”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柏林同志主动担任攻坚队队长,迅速打包好行李,毅然前行。陈镨同志虽是挂职干部,但面对突发疫情,主动请缨参加攻坚队。收到号令时,正在小区值守的张隆同志立即向社区报告,经社区同意后,迅速加入到攻坚队队伍中。9月16日凌晨1点,进驻市中区牌楼街道和平街康盛路的攻坚队迅速投入到工作状态,了解社区、住户等情况。虽然防护服一穿就是12个小时,但他们都不在意,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才是他们的终极目标。
深思熟虑的“谋士”
和平街康盛路是“四通八达”的老旧小区,这无疑给疫情防控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尽快掌握片区的基本情况是当务之急。基于此,以柏林同志为支部书记的和平街康盛路疫情防控点临时党支部迅速成立,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绘制疫情防控平面图、建立人员分类管控台账和物资信息统计表、规划防控点位.....每位党员各司其职,不久,一个初具规模的“工作组”迅速形成。他们积极主动发挥作用,出谋划策,迅速化身疫情防控工作的“智囊团”,坚决贯彻执行各项任务。
奋不顾身的“勇士”
和平街康盛路的居民楼无电梯,只能靠双脚一层层往上爬。无论是完成消杀工作,还是垃圾清运,都有极大难度。攻坚队队员穿着防护服,背上重达几十斤的喷雾器,一层一层地爬,一户一户地消杀,每天来回几趟,衣服在防护服里湿了一遍又一遍,但他们毫不在意。陈龙同志说,“我们的任务就是尽最大可能消除群众被感染的风险,爬楼不怕,就怕漏掉一处”。
他们是群众信任的“贴心人”
“阿公,这是您需要的药。”每天入户测体温、采核酸、做台账的林橄同志对特困、特需群众的需求非常清楚,这里居住的众多老人的子女大多不在身边,突发的疫情让他们手足无措,而每日的药品就是他们最大的需求,林橄同志会一一做好登记,主动协调社区、医院,让这些老人能尽快得到药品。身处一线,了解到的都是群众最基本的需求,为居家人员征订、发放“菜包”“肉包”“药包”和米面油是王敏同志每天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10多天的时间,哪家的米快吃完了、哪家要买肉了、哪家常用什么药,他已经了然于心。
连续多日的作战和奔波,满身疲劳的他们,有时会席地而睡,有时会靠墙而憩,但内心的坚韧与执着始终推着他们一路向前,内江检察人化身为“智勇先锋”,只为恢复内江昔日的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