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红军,男,汉族,1968年5月生,四川仁寿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省委党校法律专业毕业,现任彭山区分局黄丰派出所所长、一级警督。1986年11月入伍,曾服役空军航空兵第18师和空军第二飞行学院,担任飞机机械师,2004年8月转业至彭山县公安局。邓红军参加公安工作以来,扎根基层,组织安排他到哪里,就在哪里闪光,是公安工作的“多面手”。他待人真诚,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被同志亲切的称呼为“老邓”,同时又是辖区群众口中的“农民所长”。从军18年,从警18年,邓红军同志始终守初心、践使命,以所为家、以民为亲、以勤为先,为公安基础工作和服务人民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先后获得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嘉奖数次。
“有我”唱响军旅梦,扬帆“有梦则刚”
邓红军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曾是60年代的老兵,邓父为他取名为“红军”,也是希望他能赓续红色血脉,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1986年5月,18岁的邓红军放弃高考预选,毅然背上行囊踏上了从军路,身着绿军装,成为一名空军地勤新兵。1987年7月,经过几个月的新兵训练,邓红军分配到了湘西的空军某部队,成为一名歼击机地勤机械兵。来到新单位后,邓红军秉持“吃苦”本色,虚心跟着老同志学业务,背路线图,反复分解装配零部件,很快在同期兵中成为业务工作的佼佼者。为了能让连队的业务尖兵对自己有个好印象,多教自己“两招”,邓红军想了一个小“计谋”。军营生活一般是周一至周六训练,周末会有一天的调休时间。每到周六晚饭后,邓红军就悄悄将连队的锄头、水桶等农具藏起来。第二天在其他战友还在熟睡时,他已经将连队菜地打理好。就这样邓红军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赢得了连队同志的一致好评。“书到用时方恨少”,邓红军越来越感受到自己要成为行业“尖兵”,必须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于是,他利用空余时间,重新拾起书本,苦学文化知识。1988年9月,邓红军考入了空军第一航空技术专科学校,为今后成为一名优秀的飞机机械师打下基础。
1996年7月的一天,执行完第一轮任务的飞机在落地后再次做起飞准备。邓红军作为机械师仔细检查飞机的每个部位,在对飞机前轮横向加力时听到了微弱的异常响声。凭着自己多年的维修经验和过硬的专业素养,邓红军当即判断机轮轴承有问题,立即要求该架飞机中止起飞。在随后对飞机前轮的拆装分解中,果然发现前轮轴承因高温磨损已解体。邓红军因他细致的工作作风,专业的技能水平,及时避免了一起飞行事故,被单位授予三等功奖章。邓红军始终奉行“最微小的事也是最重要的事,任何一件小事都会酿成一件大事故”原则。担任飞机机械师的六千个日夜里,邓红军检测飞机上千架次,保障飞行近2000场次,始终保持事故“零发生”。2002年,邓红军因保降飞行超千时荣立个人二等功。
“我愿”身披藏蓝装,“乘风破浪”起跑
“我愿献身于崇高的人民公安事业,为实现自己的誓言而努力奋斗!”2004年8月,邓红军转业到彭山县公安局工作。开始了第二个18年的藏蓝岁月,也是人生中的第二段“创业”。邓红军在公安队伍的第一个岗位,是担任彭山江口街道社区民警,负责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一切从零开始,邓红军牢记自己的使命,发扬在军队保持的细致踏实、勤奋上进的良好作风和敬业精神,很快在平凡的社区工作中崭露头角。
2008年10月,正在所里值班的邓红军接到群众报警称一辆小车冲到了沙塘里,情况十分危急。邓红军迅速向指挥中心报告请求应急救援,并组织所里能调动的警力赶赴现场。到达时,一辆小车已四轮朝天漂在水面上,人员情况不明。邓红军没有半刻犹豫,立刻潜入水中,想方设法将车门撬开,拖出了车内两名司乘人员。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两名群众脱离了生命危险,转入医院做进一步检查。这时,邓红军已经精疲力尽,躺在地上过了20来分钟才缓过气来。
2009年7月,邓红军服从组织安排,担任县局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全局的“三基工程”建设。为更好地找准基础、民警基本功建设问题,邓红军走遍了全局13个派出所,走访了基层所队负责人,精确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局党委实施“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全市率先完成13个乡镇派出所的新建和改建任务。2011年“全省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在彭山成功召开,获得了省厅领导和局党委的高度肯定。作为该项工作的主要组织策划人,邓红军先后荣立两次三等功。
“我在”情系黄丰场,甘当“农民所长”
2018年,50岁的邓红军临危受命,到彭山区最偏远的黄丰镇担任派出所所长,邓红军深感责任重大。“组织信任我,群众也信任我,我完全没有后退的理由,只有不断往前冲。”邓红军给自己定下“死规矩”,必须要把工作开展好,必须要融入黄丰的群众中,必须做群众需要的事。“干工作,就是要做与老百姓关心的事,干好工作,就是要解决老百姓关注的问题。”为彻底扭转以黄丰镇柑橘被盗的高发态势,邓红军多次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多方协调组建了150人的巡防队伍、增补雪亮工程60个,419户“慧眼”视频监控,落实多级防控措施。辖区柑橘果木被盗案从2017年40起下降为2018年11起,2019年至今更是实现柑橘果木被盗案“零发案”目标。其牵头探索推行的果园架起“防护罩”工作经验和打造黄丰“柑橘警务”多次被国际在线、中国网等多家有影响力的媒体第一时间争相报道,获得明显的社会效应。2021年4月,派出所的“柑橘警务”模式被省厅推广。
邓红军穿便装走在黄丰街上,每到一处,群众都热情的和他打招呼,甚至亲切的称他为“邓幺爸”(当地对家中受人敬重叔叔的昵称)。邓红军也对群众家中的事如数家珍,甚至通过简单地聊天谈话就做起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新丰社区两徐姓群众因边界地沟归属问题矛盾达10余年,2019年9月邓红军下村时得知情况后,多次走访相邻群众,走访当年村社负责人。在充分掌握情况后,邓红军与镇村干部一起将矛盾双方相约一起沟通协调,采取寻亲情、讲礼让、摆事实、重历史的方式,促成徐姓两家握手言和,不再闹吵,安心生产。
邓红军在所里常常自诩“三高”(职务高、辈分高、警衔高),带头干工作,抢着干工作。遇到急难险重的任务,永远都喊着“有我”冲锋在前,遇到群众需要的时候,永远都秉持“我在”坚守岗位。2021年3月,辖区群众的电瓶车连续被盗3辆,身为所长的他焦急万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刻不容缓!邓红军组织民警、民兵和治保人员在场区几个重要路口设卡盘查。4月1日下午,得到上级业务部门提供的信息,作案车辆出现在一老旧小区,邓红军立即率队前往。现场发现小区有3个进出楼,不知嫌疑人具体住处,但是嫌疑人车辆停在楼下。邓红军决定以车守人,躲在一商铺后的厕所内,透过门缝隐约通过车子前轮判断嫌疑人动态。在厕所蹲守了5个小时后,终于在嫌疑人准备驾车离开时果断出击,将其抓获。邓红军亲自和参与抓获犯罪嫌疑人30余名。自2010年以来,邓红军连续12个除夕均在派出所值守,每年住所达280天以上。
不忘本色是邓红军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要求,田间地头,风里雨里,他始终将人民群众装在心中,视群众为亲人。无论是部队大熔炉中,还是在公安战线上,邓红军始终为民初心不变,奉献情怀不减。
余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