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变四部曲”奏响基层依法治理最强音——成都市金牛区司法局荷花池司法所推动全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2022-08-11 15:00:50
     

金司宣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周夕又 金牛区司法局供图

司法所档案

成都市金牛区司法局荷花池司法所所在的荷花池街道位于金牛区东南部,现辖社区5个,网格105个,总面积5.6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5.1万人,流动人口16.3万人,实际服务人口超过30万人;有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川藏铁路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事业单位160余家,注册经营户2万余户,日均上市交易约30万人次,年交易额800亿元以上;现有基层党组织123个,共有党员4591人。

去年以来,随着成都铁路科创中心等多个轨道交通关联企业入驻,荷花池街道全年税收收入首次突破10亿大关,固定资产投资、高能级产业化实际到位内资均居全区街道第一。同时,围绕成都站扩能改造、成渝中线建设等重大项目和城北体育馆赛事服务保障,该街道加快推进城市拆迁和更新力度,加速推进铁路总部经济“建圈强链”,着力构建蓉北商圈核心起步区。

荷花池司法所曾被省司法厅授予“省级规范化司法所”称号,被成都市司法局评为“成都市一级司法所”。

司法所是最基层的法治建设机构,是统筹基层法治、推进基层依法治理的基础性平台,而“枫桥式司法所”创建则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传承和创新。此前,记者走进金牛区司法局天回镇司法所进行深度采访(本报8月9日曾作报道),本期,记者继续走进荷花池司法所,了解该所创建“枫桥式司法所”的经验和亮点。

据了解,荷花池司法所以创建工作为契机,以“公共法律服务、法治宣传教育、特殊人群管理、矛盾纠纷化解”为基点,打造“一网四重两块三化”的工作亮点,在推动全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促进基层依法治理、服务中心重点工作等方面进行法治护航,完成了司法所建设的完美蜕变。


律师参与调解社区矛盾纠纷


荷花池司法所工作人员与社区矫正对象谈心谈话


律师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


荷花池司法所外景

“蜕变四部曲”之一

当好公共法律服务“主力军”激发辖区群众“尊法”原动力

“我们以‘让信息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为根本出发点,着力打通法律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通过‘一站七点五线多面’,努力构建一张‘公共法律服务网’,扩大公共法律服务的覆盖面和知晓率,满足群众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高品质法律服务需求,激发其‘尊法’原动力,提升辖区群众法律素养。”荷花池司法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一站式集成”法律服务。荷花池司法所按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建设标准,打造荷花池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高标准建设办公场地,配齐工作站功能,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人民调解等一站式的法律服务,让群众少跑腿,提升群众满意度。2022年,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38次。

“全方位便捷”法律服务。为满足辖区群众对法律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荷花池司法所设置7个便民服务联系点。7个联系点分别设置在5个社区的社区法律之家、荷花池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荷花池市场调委会,让辖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

“多元化延伸”法律服务。自下而上,由社区法律顾问、街道法律顾问,形成5条法律服务专线,让法律服务从街道延伸到社区。“一社区一法律顾问”达到全覆盖,法律顾问每周到现场坐班,为群众集中开展法律咨询服务4小时;街道法律顾问每周固定时间坐班,解答群众疑难法律问题,引导群众敬畏法律、尊重法律。

“智慧化协同”法律服务。荷花池司法所通过智慧化设施和平台多方联动,多面协同,为群众提供智慧化法律服务。首先是“智慧司法”,在全辖区推广使用“金牛e法通”、诉服通及区法院的“和合智解”e调解平台,为群众提供包括诉讼服务、非诉服务、诉调对接、法治宣传在内的四大板块法律服务,提升法律服务效率。其次是搭建法律服务直通车,利用微信视频功能,搭建荷花池司法所法律服务直通车,在线开展人民调解、法律咨询、法治讲座等法律服务工作。再就是推广“PLS智慧法律服务平台”,群众可以通过微信“扫一扫”功能进入该小程序,随时随地在线上通过文字、电话、语音、视频等方式,向专业律师免费咨询法律问题。最后是远程探视系统,建设荷花池司法所远程视频探视室,利用远程探视系统与省内监狱、戒毒所实现互通互联,实现在押罪犯、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与亲属“云团圆”。今年以来,该所远程探视共计36次。

“蜕变四部曲”之二

唱响法治宣传教育“主旋律”构建重点对象“学法”新风尚

为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荷花池司法所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为己任,以开展“法律七进”为契机,关注重点对象、普及重点行业、抓住重要节点、聚焦重点区域,唱响法治宣传教育的主旋律,形成人人“学法”的良好氛围。

增强普法针对性。要达到增强普法针对性的目的,首先要关注重点对象。荷花池司法所让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积极开展“送法进机关”“送法进单位”活动,开展街道工委会会前学法和全体干部大会会前学法,抓住机关、事业单位中的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机关、单位依法办事、依法决策的水平。不仅如此,该所还让青少年广泛学法,通过开展“送法进学校”活动和设立“法治副校长”,使在校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教育实现常态化,让法治教育始终贯穿青少年的学习生涯。“法治宣传教育要从小抓起,让青少年从小就知道法律对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性,促使他们积极学法,从而自觉守法。”荷花池司法所相关负责人说。

提高普法影响力。“荷花池市场目前已成为一个依托成都、立足四川、辐射西南、走向西部的消费品批发区域性中心,荷花池街道市场林立,顾客盈门,经营户众多,极易引起矛盾纠纷。”荷花池司法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减少矛盾纠纷,该所指引各市场管理方、各商户依法经营,抓住“市场”这个重点行业,积极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

同时,该所联合街道安监办等科室,对辖区53家企业的1200多名经营管理人员,分批次开展消防安全、市场经营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培训和宣传,提醒其依法经营并关注市场安全问题,从而提升市场管理人员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用法治维护辖区良好的营商环境。“我们还将利用辖区内优质律师资源开启‘送法进企业’新模式,让普法具有专业性。”该负责人说。

提升普法时效性。在重要时间做好法律宣传,普法效果才能事半功倍。荷花池司法所在三八妇女节、“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6·26”国际禁毒日、“11·9”全国消防日、“12·4”全国法治宣传日和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专项法治宣传活动,现场发放普法小手册,增强广大居民的法治观念。在“两会”、元旦、春节等重要节点期间,荷花池司法所做好法治宣传,引导群众依法行事,合理表达诉求,从而促进辖区安全稳定。在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期间,加强对公共法律服务站的消毒、工作人员防护工作,利用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法律服务宣传;及时发布有关疫情防控的权威报道,开展依法严厉打击危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行为“以案释法”宣传;及时化解因疫情引发的矛盾纠纷,引导群众遵守各项防疫规定,万众一心,共同抗疫。

扩大普法覆盖面。荷花池司法所辖区内老旧院落多,其中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不在少数,成都火车北站也在辖区范围内,所以人员较杂,流动性较强。为了维护辖区和谐稳定,该所联合各社区到各老旧院落开展“送法进院落”活动,让流动人群也能及时学习和其相关的治安管理等法律法规,从而减少了违法犯罪的发生。同时,采取“党委领导、部门协同、群众参与、共治共享”的模式,从两委成员、人民调解员、五老人员等中选取较有影响力的人员,大力培育成“法律明白人”,为这些老旧院落服务,充分调动和发挥基层群众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能力,助推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

“蜕变四部曲”之三

完善教育帮扶监管“主阵地”增强特殊人群“守法”自觉性

为维护辖区安全稳定,让特殊人群能够顺利融入社会,预防和减少犯罪,荷花池司法所对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采取“宽严相济”“刚柔并举”的原则和方式,完善日常监管,加强教育帮扶,让其积极学法、自觉守法。同时,让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和司法所一起,共同让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这两大块工作顺利进行。

线上线下教育同步进行。“我们针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不同类型的教育,让线上教育、线下教育同步进行。”荷花池司法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所通过“新我”线上学习和线下集中学习两种方式,同时开展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让其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法律知识,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

个别集中教育分类开展。每年根据实际情况,荷花池司法所不定期开展集中教育,重点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开展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爱国主义等教育,让社区矫正对象增强爱国荣誉感,认真工作、好好生活、融入社会,预防违法犯罪的发生。对于一些不配合管理的社区矫正对象,针对其犯罪类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育,利用一些警示案例对其警示教育,加强其对违法犯罪的认识。

常规特殊教育区别铺开。日常管理中,及时关注社区矫正对象的工作、生活、家庭、心理动态,对一般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常规的教育,对于一些发生重大变故的社区矫正对象实施心理疏导等特殊教育,防止其产生过激行为。同时,针对各社区的社区矫正对象,荷花池司法所联合各社区依照“严管、普管、宽管”管理级别的不同,针对社区矫正对象本人、家庭成员、邻居等开展实地走访,至少“每月1次,每两个月1次,每季度1次”,并及时记录走访情况。对于一些需重点关注的社区矫正对象,加强管理,重点走访,减少其不遵守监管规定的可能性。

公益劳动“菜单”自主选择。让社会组织参与到社区矫正工作中,提供公益劳动“菜单”,让社区矫正对象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实际情况,选择参与不同的公益劳动,从而提升公益劳动的效用,同时也让社区矫正对象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价值,增强其自信心和归属感,实现不易发生违法犯罪行为的目的。

分类建档强帮教重安置。荷花池司法所对安置帮教对象实施分类管理,按照重点和非重点进行分类,确保工作档案应建尽建;对重点刑满释放人员加强关注和联系,及时掌握其动态,防止其违法犯罪;对于一些工作比较繁忙的刑满释放人员,及时上门了解其工作、生活等各种情况,对其进行法治教育;对一些经济困难的人员,联合民政等相关部门对其进行就业指导和帮助,促使其早日找到工作。针对不同的安置帮教对象,通过心理疏导、家庭关怀、社会帮扶的方式让其能更快地融入社会,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

“蜕变四部曲”之四

打通矛盾纠纷化解“主渠道”扩大全体居民“用法”覆盖面

荷花池司法所辖区内市场多、商铺多、商户多、流动人口多,拆迁面积广,涉及到的劳动、合同、损害、赔偿等纠纷每年达近万件,涉及人数上百人的纠纷每年有上百件。针对辖区矛盾纠纷突出的情况,荷花池司法所以“三化”布局,筑牢预防矛盾纠纷的“防火墙”,打通矛盾纠纷化解的“主渠道”,引入专业律师参与,辖区不少棘手事件都能就地解决。

行业性调委会让调解人员专业化。荷花池司法所辖区各类专业市场(区)53个,经营各类日用商品3.5万种,注册经营户2万余户,从业人员10万余人,日均上市交易30万人次,年交易额810亿元以上,为西南地区日用商品主要集散地。为有效解决因市场产生的各种矛盾纠纷,2011年,荷花池司法所在全省率先成立专业化市场调委会——“荷花池市场人民调解委员会”,专门化解荷花池市场矛盾纠纷,由专业律师调解。该调委会自成立以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00多起,包括重大群体性矛盾纠纷30多件次,涉及当事人5000余人。专业律师的引入和参与缓和了群众的情绪,解决了辖区不少棘手事件,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在调解过程中普及法律,引导群众用合法合理的途径表达自己的诉求,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联动工作机制让调解方式多元化。荷花池司法所辖区内各种矛盾纠纷数量一直居高不下。为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早在2010年,荷花池司法所有效整合辖区“人民法庭、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资源,创新形成“一庭三所联调”工作机制,平均每年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9%,得到了省市区综治委的肯定。该项工作机制发展至今已有10余年,目前该所加入了更多的智能化元素,比如金牛区法院自主研发的“社区便民诉讼服务通及手机App”,更加方便人民群众彻底实现在源头解决纠纷;同时,检察机关也参与进来,金牛区检察院在荷花池司法所设立检察工作站,形成了以“检察工作站、人民法庭、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为主体的“一站一庭三所联动”多元化解矛盾纠纷解决机制,让调解渠道更加畅通,调解效率更高,调解效果更好。“这一机制也是对‘一庭三所联调’工作机制的创新和发展,能够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荷花池司法所相关负责人说。

个人调解模式让调解工作品牌化。毛蓉在基层工作了30余年,在司法所工作了10余年,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拥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调解工作经验。荷花池司法所充分发挥毛蓉的经验优势,成立“知心毛姐调解室”,通过其业务能力强和擅长沟通的个人特质,通过同来访群众交流、谈心疏导其情绪,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定分止争,化解矛盾于基层,坚持矛盾纠纷不上交。荷花池司法所相关负责人表示,“知心毛姐调解室”始终秉持着“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的初心和使命,而在未来,该所将从全街道范围内挖掘和培养擅长调解、乐于调解的人来成立个人调解室,让调解效果更加优化。

下一步工作计划 >>>

打造综合平安治理中心整合资源为基层依法治理护航

今年,荷花池街道将打造一个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综合治理、信访维稳、禁毒防邪、司法行政等为一体的综合平安治理中心,以“三治融合、三事分流”为抓手,发挥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作用,挖掘典型人物和典型案例,做到让群众事情群众解决,以达到“以治理促发展、以发展稳治理”的双线融合发展效果。目前,综合平安治理中心的初步方案已经形成。

同时,荷花池司法所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司法所这一司法行政基层工作平台的作用,整合利用辖区律师、公证服务、基层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等司法行政业务资源,以党建为引领,打造优质司法行政队伍;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为人民服务;以三治融合为抓手,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服务大局为根本,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理念,将司法行政工作纳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各类大项任务、法治建设的总体部署;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定位、发挥作用、体现价值、推进工作,让司法行政为基层依法治理护航,让法治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保障!

编辑:贾知若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