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上,那闪亮的党徽 ——战斗在“疫线” 上的青羊司法党员队伍

  
2022-08-12 13:55:54
     

张仕文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赵诗柯

7.15、7.22疫情发生后,成都市青羊区司法局党员干警、入党积极分子纷纷向机关党委写请战书,决心书,要求到抗疫第一线去,到最危险的地方去,打好成都战“疫”,彰显了司法行政人员的责任与担当。由于抗疫表现出色,近日,青羊区司法局机关党支部被上级组织部门表彰为抗疫先进基层党组织。  

关键时刻 敢喊“让我上”


8月11日凌晨,成都市风险区全部清零,烟火味又重新回到这座美丽的城市。十天的坚守换来了小区居民的平安,青羊区司法局公服科科长唐雨可和苏坡司法所所长王山鹤禁不住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8月1日,苏坡街道龙湖翠微清波B区1-8栋确诊有新冠后,马上实施封控。唐雨可一接到通知,立刻赶往清波报到、分组、受领任务、换上 “大白”,几乎一气呵成,紧凑得密不透风。唐雨可和同组的另外三名同志主要有四项任务,一是运送食品,二是核酸检测,三是清运垃圾,四是维持秩序。盛夏时节,骄阳似火。身上穿着“大白”,就像穿了一件厚棉袄。坐着不动,也要捂出一身汗,他们自嘲穿上“大白”就是大“诗人(湿人)”。唐雨可觉得热并不可怕,只是他近视眼镜常常布满水蒸气,有点影响视线。

进入封控区的第二天,也是最累的一天,翠微清波B区,1-8栋全是高风险区。唐雨可被安排到第二组下午四点进入封控区进行抗原采集,边采集还要核对每个人的信息录入,拍照,上传,工作量特别大。142个人,他们小组工作了六个小时,才进行到三分之一,口罩全被汗水打湿,呼吸困难。他成了真正的“男子汗”——汗水把他的鞋套灌满,防护服就像从水里刚捞起一样。唐雨可感觉口干舌燥,快要倒下了。可能中暑了,他实在受不了,就下楼躺了几分钟,缓过劲后。想着还有几十个人没做,又又强撑着上楼继续工作。业主听着他粗重的呼吸,看着他发红的脸颊,主动给他送来矿泉水。他们咬牙坚持一鼓作气做完后,他和同事已经累得瘫倒在地上。

作为防疫临时党支部支部委员,唐雨可时时冲锋在前,他知道这是一场只能赢的战斗。作为一名战斗员,就要不折不扣完好自己的战位。防疫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纰漏。每天做完抗原检测,次日在完成第二轮核酸检测后,唐雨可都会主动承担核对数据的工作,和苏坡街道的同志一道,核查数据,上传数据,忙完已经凌晨2点过了,虽然累,但是为了完成任务,但共产党员都是特殊材料做成的,特别是作为临时党支部委员,更要起好带头作用,不能有一丝懈怠。

和唐雨可一起进入封控区的,还有苏坡司法所所长王山鹤。王山鹤和唐雨可一样,也是两次进封控区。别看王山鹤是柔弱的女性,可她巾帼不让须眉,敢啃“硬骨头”,主动向组织申请到最危险的地方。王山鹤曾经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模范司法所先进个人,全省政法先锋十佳提名,全省司法系统抗疫先进个人。虽然很有“名气”,但一点不娇气,甚至有点不顾自己的“名人形象”。在防控区,她忙得像打仗,有时头也顾不得梳,脸也来不及洗,时常保持冲锋的姿态。汗水常常把防护服打得稀湿,身上没有一丝干纱,她幽默地说自己是“西施(稀湿)”。她每天忙着“码上办(扫码)”、当着“红管家(核酸试管)”,练着“嘴上功夫(核酸检测)”,此外还要兼做心理疏导师,情绪安抚师。大家都惊叹王山鹤身上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就像不会停摆的永动机。王山鹤莞尔一笑:“我也不是特殊材料做成的,不过是有一颗为群众服务的心罢了。”即使在抗疫,王山鹤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老本行,她经常在小区微信群推送法律知识,让大家文明居家,依法防控,共同打好这场战“疫”。

 8月4日这天,王山鹤正在封控区忙着做核酸对数据,要不是女儿给她打来视频电话,她忘了这天是七夕。一想到那天,王山鹤就有些伤感和内疚。往年七夕,她们一家三口都聚在一起,享受浪漫的烛光晚餐。可是,今年因为抗疫,没法跟家人一起过。5岁的女儿一个月前就跟她商量好,七夕去吃肯德基,可是,疫情改变了所有的计划。女儿第一句话就是:“妈妈我想你了!”王山鹤一听,眼泪就像决堤的海水,刷地一下奔涌而出。丈夫见此情况,赶紧在视频中对她说:“你要多保重,自己照顾好自己,我和女儿等着你胜利归来……”王山鹤泪眼朦胧,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一个劲点头……放下电话,王山鹤又迅速投入“战斗”。虽然内心有着对家人孩子的想念,有不能陪家人一起过节的遗憾,但身为共产党员,王山鹤深知此刻与病毒的赛跑是为了更多家庭能够平安幸福,为了烟火成都。

“位子”没了责任在

转业军人、共产党员冯晓敏,在草堂司法所所长任上已经干了近八年,多次受到上级表彰。今年将满55岁的他,主动申请不当所长,让贤年轻人。今年7月初,在他的反复要求下,上级批准了他由所长改为青羊区草堂司法所助理员的请求。一般而言,无官一身轻,没有了官位,落得清闲。但是,冯晓敏偏偏不一样,他说,“位子”没了责任在!作为一名老党员,老军人,他永远保持冲锋的姿态。


掷地有声的话语代表了冯晓敏的心声。此波疫情发生后,他主动加入街道疫情防控应急分队,天天值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冯晓敏虽然转业多年,但一直保留部队的优良传统,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声音,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冯晓敏处处以身作则,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危险时刻敢喊“看我的”。在历次防疫中,他总是第一个报名,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人。

7月中旬的一天凌晨,草堂街道十二桥路16号突发疫情,冯晓敏主动要求参与封控。他看了一眼熟睡中的妻子,简单收拾了几件换洗的衣服,给妻子留下一张字条就踏上了防疫一线的高风险区。在自身身体有病的情况下,坚持在最危险的区域和最艰苦的环境工作。三伏天,他冒着酷暑上门调查基础数据,为居民运送生活物资,累得汗水灌满了鞋子,衣袖一拉开就可接上半杯汗水,有多名同事中暑晕倒。有人劝他休息一会,让年轻人干,指导一下就行了。但冯晓敏说,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人手里都有工作,这点活算不了什么。在高风险区工作后半段时间,组织安排冯晓敏带领夜班组负责晚上22:00至早上7:00点的高风险区值守工作,在近一周的值守期间从未发生任何工作失误,圆满完成了值守任务。

抗疫中的女“拼命三郎”

7月中旬,成都市新一轮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战斗打响,府南辖区先后有三个小区被封控,辖区疫情防控刻不容缓。关键时刻才是考验人的时候,作为共产党员、府南司法所所长的雷晋闻令而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她忙而不乱,要求在册的4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执行每日向司法所汇报活动情况、接触人员以及核酸检测和健康码的“日报告”制度,做到突发情况及时掌握,确保疫情期间社区矫正工作平稳运行。根据街道安排,雷晋第一时间沉到司法所包片的文苑社区,参与疫情防控。


文苑社区院落老旧,楼栋密集,人口稠密,疫情防控难度大。雷晋她深入社区网格,一遍又一遍上门向居民宣传防疫知识,入户动员居民核酸检测,平均一天要爬100多层楼。全员核酸检测时,她坚持在检测点值守,给居民测体温、查“绿码”、帮助居民扫码登记。三伏天,骄阳似火,她穿着防护服,太阳下就像蒸桑拿一样,炙烤得连头发都没有一丝是干的。雷晋既要完成司法所繁重的日常工作,又要加班加点开展疫情防控,天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常常是深夜才能回家,有时疲惫得鞋子都没脱就在沙发上睡着了。

雷晋还主动与居住地社区党组织联系,积极报名参与居住地疫情防控工作,在居住的小区里开展居民信息收集、核酸检测点录入工作。同时,发挥自己的专长,在小区的微信群里发布防疫信息,将科学防疫知识、与疫情相关的法律规定等内容通俗易懂地传达给居民,引导他们不信谣、不传谣,纾解负面情绪。7.15以来,雷晋一天也没有休息过,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转让她身体透支,抵抗力减弱,不幸患了重感冒,领导和同事劝她休息两天,好了再来。可是她嘴上答应得好,去医院看病拿药后又悄悄回到疫情防控的工作岗位上。

编辑:贾知若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