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证清白 女子躲草丛给骗子转账

  
2022-08-15 11:33:19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曾昌文

近日,家住成都市龙泉驿区的罗先生将一面锦旗送到成都市公安局龙泉驿区分局西平派出所,感谢派出所民警钟继超及时阻止其妻子向骗子转账,及时止损20余万元。


8月6日下午17时,西平派出所接男子罗先生报警称,其妻子李女士的电话一直打不通,且自己手机收到了好几条贷款信息,怀疑妻子正在遭遇电信诈骗,请求民警帮助。接警后,民警不间断地拨打李女士电话,但一直显示无法接通。随后,民警编辑短信发送给李女士,告知李女士不要轻信陌生电话,不要转账,然而依旧没有回复。

在与罗先生见面后,民警让罗先生立即与自己的亲朋好友联系,不要给李女士借钱,同时通过监控寻找李女士所在的位置。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急寻找,民警钟继超终于在成洛大道旁的一处绿化带里,将躲在草丛中正用手机转账的李女士找到。见民警到来,李女士一脸茫然。“你被骗了,跟你联系的人是骗子,千万不要相信!”看着真正的警察站在自己面前,李女士这才意识到自己刚刚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

通过询问,民警发现李女士已经在微信上网贷了2万元,在手机银行贷款了8万余元,在其他平台贷款了5万余元,借款共计16万余元。此外,还在给自己的亲朋好友,群发消息借钱,当时已经凑了20余万元,正准备将钱通过手机银行转款给骗子。

据李女士讲述,8月6日15时许,她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北京市公安局“民警”,说李女士因偷越国家边境和涉嫌洗钱犯罪,会被追究法律责任,现要求转款二百万到指定银行账户自证清白。一听到“警察”说自己涉嫌犯罪,李女士慌了神,赶紧按照“民警”的要求来到一僻静处,并将手机设置为飞行模式,与外界断了联系。幸好,派出所民警及时赶到,避免李女士财产损失。

派出所内,民警就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典型案例及防范技巧向李女士进行了专门的宣传讲解,同时,在李女士手机上下载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我以后一定多听反诈宣传,自己多留个心眼,再也不会上当受骗了。”李女士说道。

民警提醒:

冒充公检法诈骗是常见且高发的一种诈骗类型,此类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利用受害人急于证明自己清白、洗脱嫌疑的心理对受害人进行诈骗,受害人上当受骗后,往往损失惨重。

所以,请牢记以下几点:

1.公检法不会通过QQ、微信等社交软件办案。

2.公检法不会通过互联网发送警官证、通缉令、逮捕令等。

3.公检法不会在电话里要求提供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

4.公检法不存在“安全账户”。

5.不要在互联网上泄露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等。

6.不要把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轻易告诉别人。

7.如不慎被骗,请注意保存相关证据,立即拨打110电话报警。

编辑:贾知若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