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表达诉求 面对面回复解答
绵阳经开区召开“优化营商环境面对面”涉法涉诉(法院专场)座谈会
“体察企业实际情况,解决企业具体困难,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诉讼服务。”“建议在网络上提供诉讼相关材料,不让企业在诉讼时多跑路,切实减轻诉累。”…… 8月17日下午,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A215多功能会议大厅内充满着十分热烈的气氛,并不时响起热烈掌声。由绵阳经开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高峰主持举行的“绵阳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面对面’涉法涉诉专题(法院专场)座谈会”在这里举行。22家企业代表零距离向经开区法院表达企业经营发展中的涉法涉诉诉求,经开区法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等面对面倾听企业诉求并现场回复解答。
为深入调查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和司法诉求,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涉法涉诉问题、保障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绵阳经开区于8月17日下午召开“优化营商环境面对面”涉法涉诉专题(法院专场)座谈会,来自辖区的22家企业代表参加会议,会议邀请了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到场指导,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何铭出席会议并讲话。
座谈会上,参会企业代表踊跃发言表达诉求,就如何便捷企业与诉讼、妥善处理涉企案件执行、加强送法进企业、做实做深涉企纠纷调解等工作发表了意见和建议。会议充分倾听企业呼声,针对企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能够立刻处理的现场予以解决,需要先行调查研究的也明确了办结时限。特别是对于企业提出的具体涉企案件,院长高峰表示将全部纳入院长监管范围实行专项督办,确保企业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高峰表示,为进一步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经开区法院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紧密围绕全区发展大局,将工作抓细、抓实,为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贡献法治力量。在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中,经开区法院一是全力创建便民利民诉讼环境,持续深化“经即办”司法服务理念,深入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速度”和“温度”;二是全力创建诚信守法的信用环境,运用司法大数据分析研究涉诉民营企业纠纷特点,及时掌握、准确研判涉民营企业案件的审判执行工作态势,深入研究、妥善解决涉民营企业案件的审判执行疑难复杂问题,为民营企业创新创业提供行为规范和指引;三是全力创建服务企业的法治环境,对涉企的买卖合同纠纷、劳动争议等民商事及相关执行、破产案件,更多运用和解、调解方式定纷止争,加大破产重整力度,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何铭作讲话时,重点对经开区法院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强化作风抓落实,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形式,不断改进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工作作风,努力创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企业获得感最强的良好环境;二是要做到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常态长效抓落实,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将“面对面听取意见、实打实解决问题”落实到常态化,以企业需求为服务导向,依法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三是.要立足长远打牢基础,统筹兼顾抓落实,积极主动作为,大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环境,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努力营造亲商、敬商、安商、利商的社会环境。
(曾芹 蒋金廷 周琪玥 赵银熙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