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涛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牟廷河 文/图
8月28上午,南充市新冠疫情防控2022年第10次新闻发布会,在南充市卫生健康委8楼会议室举行。会上,南充市卫生健康委通报了南充市疫情最新动态、对《南充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公告(第30号)》作了说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分别回答了记者提问。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主任何泉明主持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四级调研员任斌通报了南充市疫情最新动态。
8月27日0时至24时,南充市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4例。本轮疫情南充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2例,无症状感染者92例。2例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已治愈出院。全市现有本土确诊病例20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91例。
市卫生健康委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科科长王辉对《南充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公告(第30号)》作了说明。8月27日晚,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发布第30号公告,决定自8月28日零时起,有序梯次解除市辖三区全域静态管理。
关于解除静态管理区域。公告明确为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除中高风险区和关联区域外,其他区域解除静态管理。未解除的中高风险区和划定的关联区域,按疫情防控有关规定执行。本次解除全域静态管理采取是的有序梯次解除的方式,主要是考虑到目前我市仍有病例增加并划定有中高风险区,病毒传播风险依然存在,按照“动态清零”的总方针,为有效落实科学防控、精准防控措施,阻断病毒传播风险,首先解除市辖三区除中高风险区和关联区域外的其他区域静态管理,后续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中高风险区、关联区域调整情况,适时有序梯次解除静态管理。所谓中高风险区的关联区域,主要是指在这一块区域和中高风险区存在着很强的流动性,疫情传播风险相对较高,需要继续静态管理的区域。
关于正常工作秩序的恢复。解除静态管理区域内的所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从解除之日起恢复正常工作秩序。在恢复正常工作秩序的同时,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要压实主体责任,按照《单位疫情防控明白卡》有关要求,严格落实人员管理、场所管理和应急处置等防控措施。
关于公共场所的有序开放。目前,南充市虽然有序梯次解除全域静态管理,但病毒传播风险仍然存在。所以,有序梯次解除市辖三区全域静态管理后,各类棋牌室、洗(淋)浴、足疗按摩店、KTV、酒吧、网吧、游戏厅、剧本杀等密闭场所继续暂停开放。各类宗教场所继续实行暂停开放场所、暂停一切集体宗教活动“双暂停”管理。景区景点在严格落实错峰、限流等防控措施的基础上,经行业主管部门验收评估后有序恢复开放。养老服务机构、福利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继续实行封闭管理。有序开放酒店、医院、商超、市场、餐饮、药店等公共场所和民生服务场所,但各市场主体务必落实主体责任,按照“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执行扫场所码必查、风险城市旅居史必查、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必查、戴口罩必查的“四必查”措施,同时,要严格落实好体温检测、通风消毒等常态化防控措施。
关于商贸物流等复工复产。有序梯次解除市辖三区全域静态管理后,各商贸物流、工业、建筑业等企业在全面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安全有序复工复产。
关于公共交通恢复运营。为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稳妥有序恢复社会秩序,市内运营客运班线、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等公共交通,经行业主管部门审核验收后,符合疫情防控规定的安全有序恢复运营。恢复运营后,所有交通场站务必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司乘人员务必严格规范佩戴口罩,广大市民朋友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须主动扫场所码,出示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关于聚集性活动控制。有序梯次解除市辖三区全域静态管理后,仍然按照“非必要不举办”和“谁举办、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从严控制各类会议、活动,暂不举办大型会议、论坛、展会、宴席、夜市等聚集性活动,实行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阻断病毒传播风险。
关于发热门诊和零售药店管理。有序梯次解除市辖三区全域静态管理后,各类零售药店退热药、止咳药、抗生素和抗病毒药品等“四类药品”继续停止销售,持续加强发热门诊和发热诊室规范化管理,发现有发热、干咳、咽痛等“十大症状”患者,要主动向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
关于基层疫情防控。有序梯次解除市辖三区全域静态管理后,各村(社区)要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继续守好“小门”。进入村(社区)人员要主动配合做好扫场所码、查验健康码、行程卡,落实好戴口罩、测体温、不聚集等防控措施。
关于离开南充政策。为防止疫情扩散外溢,倡导广大市民朋友非必要不离开南充,确需离开的,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离南。
关于严格责任追究。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规定,自觉履行疫情防控法定义务,拒绝接受检验检疫、居家健康监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或者治疗,以及隐瞒行程和密切接触史等行为,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需要提醒广大市民朋友注意的是:有序梯次解除静态管理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警惕,广大市民朋友要继续遵守疫情防控规定,要尽量减少流动,减少出入公共场所次数和停留时间;要注意个人防护,坚持勤洗手、勤通风、不扎堆、不聚集;自觉配合做好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等工作。如有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时,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就近前往发热门诊就诊。
会上,相关部门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