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庆章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曾昌文
2022年5月11日,成都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律援助律师开展“每周一小时·党员志愿者讲政策—法律服务在身边”志愿服务活动,为热心市民现场普法
成都市公共法律服务大厅接待办事群众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司法部评选表彰了一批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成都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管理处被表彰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
记者从成都市司法局获悉,五年来,成都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管理处组织办理农民工、妇女儿童等法律援助案件4.5万件、服务群众42万人次、挽回损失超过6亿元,获得司法部、全国妇联等省部级以上表彰6次。在全国率先建成覆盖市、县、乡、村的四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实现了成都公共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被司法部3次表彰为全国先进,在成都市创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中荣立“三等功”。国务院复制推广成都“公证最多跑一次”改革经验,司法部推广成都法律援助“全域通办”经验,《人民日报》《法治日报》等媒体报道10余次。
党建引领践初心全心全意办实事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党建促队建、强作风,组建党员先锋突击队,扎实开展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五年来,党员先锋突击队持续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组织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2.4万件、挽回损失超过6亿元;组织开展“关爱孤残儿童·让爱洒满人间”等系列活动,办理妇女儿童法律援助案件1.6万件、服务31万人次;开展“情系夕阳红·法援在身边”重阳节专项活动,办理老年人维权法律援助案件5000件、服务11万人次,相关工作获得司法部、全国妇联、全国老龄委、四川省妇联、成都市政府等省部级以上表彰6次。支部被四川省司法厅党委表彰为“十个标准化”建设示范党支部,被成都市委组织部命名为党员示范团队,在建党100周年之际被成都市直机关工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服务大局见实效持之以恒促法治
紧紧围绕全面依法治国尽职履责,主动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部署落实,实现了成都公共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夯实了法治成都基础。在全国率先建成覆盖市、县、乡、村的四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实现了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建成了成都智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实现12348热线与12345市长热线双号并行,五年来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20万人次。主动对接、积极行动,实现了成渝法律援助“异地协办”,加快了成渝公共法律服务一体化。组织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育、公证进村入户等行动,被司法部表彰为“法援惠民生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表现突出单位。组织制定《成德眉资公共法律服务同城化发展规划(2021-2025年)》,牵头成立成德眉资公共法律服务联盟,加速了公共法律服务同城发展。在天府中央法务区建成首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供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一站式”服务,营造了法治化营商环境。公共法律服务等工作被司法部3次表彰为全国先进,法律援助工作被省司法厅通报表扬,在成都市创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中荣立“三等功”。
勇于创新抓改革优化服务助发展
敢于探新路、开新局,创新工作体制机制,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服务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推动成都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全国铺开贡献了成都经验。推动成都市委依法治市办印发《成都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探索确立了公共法律服务三级指标、109个发展标准,带动了工作水平整体提升。积极推动修订《成都市法律援助条例》,在全国率先通过地方立法取消法律援助事项范围限制、推行经济困难证明告知承诺制,实现了扩面、提质、便民。承担了全国首批开展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任务,率先实现了刑事案件辩护率100%。2019年国务院复制推广成都“公证最多跑一次”改革经验;2020年司法部推广成都法律援助“全域通办”经验。《四川党的建设》《四川政法》等推广成都公共法律服务等经验7次,《人民日报》《法治日报》等媒体报道10余次。
疫情防控有作为干在一线勇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在持续提供7×24小时12348热线服务的同时,迅速组织开展“阻击疫情、法律在线”公益法律服务活动,引导社会依法有序防控。编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若干法律问题指引》,组建了市、县两级法律服务应急团队,扎实开展疫情期间劳动用工管理、合同履行等法律引导,努力稳就业、保民生。开通疫情防控一线人员法律援助“直通车”,为援鄂医疗队医务人员胡某等提供上门法律援助。选派支部党员赴封控区开展志愿服务,共同站好一号哨位,连续奋战8天,守护1800户群众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