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马超
7月7日,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从绵阳市举行的政法系统优化营商环境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绵阳市政法系统市委政法委在全省率先推出《绵阳市政法系统优化营商环境36条措施》。
会上,绵阳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赵显福,绵阳市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马春梅,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王建平,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彭彦彬,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正林分别通报市级政法各部门承接《36条措施》贯彻情况,通报“优化营商环境面对面”(涉法涉诉专题)2场座谈会企业诉求解决落实情况并答记者问。
绵阳作为中国唯一科技城,四川省第二大经济体,市委、市政府始终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提升地区生产力和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引擎。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曹立军多次就优化营商环境作出批示要求,强调要在全社会营造重商、亲商、安商浓厚氛围。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荣全,副市长、市公安局长周述,市中院院长李勤,市检察院检察长王红率先垂范、一线推进,亲自参加“优化营商环境面对面”(涉法涉诉专题)座谈会,跟企业“一对一、面对面、线对线”听取诉求、协调困难、督导落实,有力有效率带全市政法干警自觉服务保障、改善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3月以来,绵阳市委政法委会同市中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精心组织,出台圈sd全市政法系统《全市政法系统优化营商环境36条措施》,内容涵盖政法部门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各项职能工作,着力从政法公共服务、打击涉企侵权犯罪、维护涉企合法权益、强化涉企矛盾纠纷化解、健全挂联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企业法治服务、健全联合会商8个方面形成工作闭环,坚决防止工作责任空转。同时,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全市政法系统优化营商环境通报机制、评选机制、反馈机制、挂联机制等制度体系,着力形成责任闭环,确保措施落地见效。
绵阳市委政法委会同市中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承诺,100%受理查出涉及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的报案、控告、举报,100%及时依法依轨反馈查出进展情况。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从绵阳市政法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了解到,绵阳政法系统将为绵阳的企业发展营造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的法治环境,为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和成渝经济圈“创新金三角”提供强大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