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洪刚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雍剑波
7月8日,记者从广安市中级法院获悉,广安市中级法院切实加强与重庆毗邻法院的沟通协作,为广安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和良好的法律服务。
阵地前移优化法律服务
在川渝高竹新区设立人民法庭,引入中国商事调解、“一带一路”线上调解中心,由中院法官对口指导法庭建设,共同参与川渝高竹新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以川渝高竹新区为着力点、试验田,实质化运行跨域执法办案机制,开展代为送达、多元解纷、协助执行等1817件次;办结涉重庆企业诉讼、执行案件114件,基本实现两地法院执法办案同城化。两地法官共同走访企业171家,制发《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提示书》3000余份,邀请建筑、运输等行业重点企业和部分劳动者代表开展专题座谈,促进企业依法开展内部治理,加强经营风险管控。
合作前行加强智力支撑
与重庆各政法院校、双城经济圈研究中心、“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签订《共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合作协议》等协议8份,广安法院为合作高校法学学生提供实习岗位27个;有关高校对法院干警30余人进行培训,提升司法服务素能。与重庆各法院开展学术讨论会12次,就知识产权保护、行政争议实质化解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并达成广泛共识,共同发布典型案例50件。强力推行类案和关联案件检索,推动两地行政执法、司法裁判标准的统一。
搭建平台开展精准协作
广安市中院与重庆第一、第三中院、第五中院,各基层法院与渝北区、合川区等毗邻法院加强沟通协调,分别签订诉讼服务、司法协作、执行联动等合作协议17个,搭建合作平台,畅通交流渠道,建立常态化司法协作机制。建立常态化工作对接机制,召开联席会17次、新闻发布会8次。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开展支部共建活动173人次。推进日常性工作交流,互派法官助理20名开展交流学习,随机抽取120件案件开展质量交叉评查。与11家中级法院签订《嘉陵江流域环境资源保护司法协作框架协议》,建立5类13项协作机制,审结涉破坏嘉陵江、渠江生态保护民事案件21件、刑事案件2件,提升渝广两地人居环境,推动产业环境协同融合发展格局形成。
权责同担助建法治政府
向两地党委、政府提出司法建议20余条,推动形成司法与行政的良性互动。依法惩治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21件,营造“亲清”政商环境。妥善审理信息公开、登记、审批、许可等行政案件48件,严格落实“负面清单”制度,促进市场准入的公开透明。广安中院发布破产案件审判白皮书、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行政审判白皮书各1份,召开两地府院联席会议3次,助推法治政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