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家里养了狗,说明他们夫妻一直在……”

  
2022-07-20 10:50:33
     

张琳涛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陈博

网络、电话、短信、邮寄……一起普通的借贷官司中,蒲江县人民法院鹤山法庭的工作人员小梁穷尽所有方式都无法向被告方有效送达相关法律文书,被告家虽然喊不答应,门前养的大黑狗也很歪,但这也让小梁知道,早晚会有机会……

据了解,2022年4月,罗某诉被告陈某夫妇民间借贷纠纷一案在蒲江法院鹤山法庭立案。法庭通过电子送达、电话、短信、邮寄等方式均无法向陈某夫妇有效送达相关法律文书,工作人员多次前往其住所,但都没人应答,加之门口有只大黑狗,工作人员不敢贸然靠近。“他家里养了狗,说明他们夫妻一直在……肯定住在里面!”因此,法庭没有采用公告送达方式,而是选择中午午休、下班后上门送达,接连几次均未找到陈某夫妇二人。

“每次送文书前,我们都要认真核对查验,这两张脸都清清楚楚复制在脑海里,路过他们家门口时,习惯性地往那里看看,没想到就看见夫妇二人正准备回家,当时把我激动的叻。”工作人员小梁说,她当时守在其住所楼下,小张回办公室拿上相关材料后赶往陈某夫妇住所,其余人员也迅速分别前往集合。刚走到门口,就听见了炒菜和说话的声音。这让工作人员们十分兴奋,说明陈某夫妇此刻就在家中。门口大黑狗阻挡了工作人员的靠近,就在门外呼叫夫妇二人的名字,却突然没有了炒菜和说话声,也没有任何回应。

表明身份及来意,屋内还是没人回应。工作人员轮番喊话,隔门向陈某夫妇讲解相关法律规定,指出其避而不见并不能解决问题,相反还可能会承担对其不利的法律后果。陈某夫妇认识到错误,终于打开门,签收了相关诉讼文书,并表示愿意调解协商解决该纠纷。该案目前正在审理过程中。


承办法官表示,民事送达是民事诉讼制度中一个基本、关键性程序,送达与否会影响到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而且会对当事人的实体性权利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依法及时送达各种诉讼文书或法律文书是人民法院公正、高效处理案件的重要保障,同时对人民法院树立司法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法官还提醒道,“拒绝签收文书,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配合法院查清案件事实才是正解。”

编辑:徐雯夏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