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茹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陈博
近年来,蒲江县司法局主动顺应乡村振兴,着力将法治充分融入发展中,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一是盘活法治元素美丽乡村提颜值。培育特色法治文化,以2.0版社区(村)法律之家建设为依托,融合乡村人文、景观、产业,打造社区“法治书屋”以及明月村法治文化公园、仙阁村国学教育基地等法治“微阵地”,为乡村群众、游客提供“沉浸式”法治体验。将法治元素植入地方戏(如:幺妹灯)、民间艺术(如:陶艺、篆刻、蓝染)等特色文化形态中。创新“乡音说法”微普法,以“乡音村话+身边案例”接地气的方式,解读群众身边最关心、关注的法律热点难点问题。
二是厚植法治土壤美丽乡村塑内涵。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培育全国首批“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28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1名、“省级首席人民调解员”1名、村(社区)“法律明白人”1140名。做好调解“三个加法”,推行“行政复议+调解”办案机制,将调解、和解贯穿于行政复议受理、听证、审查的全过程,降低复议决定的再诉率;探索“行政执法+行政调解”柔性执法,建立行政调解告知引导制度,促使当事人主动履行行政执法决定;推动“法律服务+调解”共建共享,通过司法所与法律服务单位结对模式,合力治疗乡村治理疑难杂症。
三是释放法治红利美丽乡村增活力。将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推动幸福美丽乡村建设和法治乡村建设共同发展,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44个。打破服务时间、空间限制,在全县93个村(社区)全覆盖搭建智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在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8个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配置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机,全业务、全时空公共法律服务触手可及。发展“法律顾问+司法助理员+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法律智囊团,对村(社区)重大决策、经营合同等开展法治体检,保障助力乡村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