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修复性司法新路径 雅安中院联合汉源法院开展反向修复活动

  
2022-07-22 11:32:33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杨棕贤

7月21日,为筑牢耕地安全、粮食安全、生物安全司法防线,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汉源县法院在汉源县九襄镇开展首例反向修复活动,全国人大代表毛珍芳、省人大代表胡友照等代表委员受邀参加活动。


活动中,雅安中院、汉源县法院在九襄镇人民镇府设立了“司法实践基地反向修复示范点”,并由雅安中院授予“反向修复示范点”牌子。

授牌仪式后,在汉源县九襄镇周家村“司法实践基地反向修复示范田”开展反向修复活动,按照《关于外来入侵生物福寿螺防控灭除工作方案》对反向修复示范田中的入侵动物福寿螺进行防治。通过防治,共捕获福寿螺100斤左右,并将捕获福寿螺移交汉源县农业农村局进行无害化处置。


据悉,正向修复旨在使受损生态环境得到补偿,生态环境功能得到恢复的司法修复,常见手段有补栽补种、增殖放流、动物救助等,如树木被砍伐便补种树木,鱼类被捕捞便增殖放流鱼苗。而反向修复则是集预防性公益诉讼、修复性司法、多元化治理等现代环资司法理念于一体,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以防控灭除入侵生物为主要方式的司法修复。

反向修复示范点的设立,是雅安司法实践基地建设的新探索,使人民法院在基地建设中不再囿于“补栽补种”“增殖放流”“动物救助”等范围,打开了司法实践基地建设新格局,拓宽了司法实践基地建设的内涵,使司法实践基地建设如鸟有双翼、车有双轮,赋予司法实践基地更深刻的现实意义。

编辑:王硼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