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陈博 实习生廖安泰文/图
自“07.20”疫情爆发后,成都多个区市县相继出现感染病例。其中,成华区封控点位众多,而关家苑作为该区第一批被封控的小区,截至7月27日,这里的居民已居家隔离近一周时间。
为做好服务保障和秩序维护工作,属地的府青路派出所执法办案队民警李浚豪换上防护服,每日都驻扎在关家苑,积极参与到一线疫情防控中,作为办案民警的李浚豪,这是他第一次接触社区警务工作……
“老人们生活都很规律,每一次送货都不敢延误……”
入驻小区的第一天,李浚豪就感觉到这次任务的艰巨,小区环境、人员结构、特殊人群……这些情况他都不熟悉,因此他首先做的,就是跟着物业、社区人员一次次上门走访,记录下小区每一幢单元楼的具体位置、每一户居民的具体情况,全方位了解清楚后,这也让他很快有了“收获”。
摸排时,李浚豪就发现小区内一位80多岁的老人因患有糖尿病,需要每天有人上门为她注射胰岛素,但封控期间限制了进出,老人家一时犯了愁,李浚豪立刻进行了协调,很快找到了解决办法,保障了老人每天都有穿戴好防护装备的人员为她注射胰岛素。
“其实,像这样需要照顾的老人还有不少。”李浚豪说道,关家苑小区是一个老旧院落,以租住户、老年人居多,小区内的1300余住户中就有30多户独居老人。“这些老人中有些行动不便、有些听力下降、有些不会使用智能手机……都需要重点照顾。”李浚豪说。
因此,李浚豪在自己的手机上,记录下了每一位独居老人的楼栋单元门牌号和生活需求。“有些老人不会做饭,我们就需要把做好的饭菜直接送到家里。有些习惯了自己做,我们就每天定时把菜送上门。”他说:“老人们生活作息都很规律,所以我们每一次的送货上门都不敢延误,等太久他们会觉得自己被遗忘,会没有安全感……”
“我年轻没什么负担,理应承担起急难险重任务……”
在封控小区的工作,容不得丝毫懈怠和出错,正是在这种压力下,李浚豪很快融入了封控小区内的一切工作,尤其是安抚居民上。
7月25日,李浚豪了解到3楼一家住户,竟然是一名14岁的小男孩独自在家隔离生活。原来,孩子母亲正在医院接受透析治疗,父亲在旁陪护,男孩只有独守空房,李浚豪怕孩子父母担心,便拨通了家长电话,“放心哈,家里这边一切都好,你们安心治病,小豪(孩子名字)的日常生活就交给我们了!”电话那头,孩子父亲一遍遍地道谢,之后的日子上门关心小豪的起居生活,成了李浚豪每天雷打不动的行程。
7月26日,正在小区巡逻的李浚豪发现一名老人独自下楼闲逛,他便赶紧上前询问。原来,老人是因为耳背不清楚外面的情况,才想要走出家门找人问问,当了解到老人也有一个当警察的儿子,李浚豪指着身上印有“警察”二字的反光背心,套近乎似地说道:“婆婆,你看!我跟你们娃娃是同事,是他叫我们来看望你的,快跟我们一起回屋……”
记者了解到,进驻关家苑是李浚豪主动向派出所党支部提出的。他说,“我年轻没什么负担,理应承担起急难险重任务,所以希望能到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如今,关家苑小区物资保障充足,整体秩序良好,居民情绪平稳,一切井然有序。
府青路派出所所长刘江告诉记者,疫情爆发后,派出所像李浚豪这样入驻高风险区域的民警共有10位,覆盖了辖区所有高风险区域,与社区工作人员一道开展小区内的各项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