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运转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这个系统要实现良好运行,考验的是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涪城区作为绵阳主城区,辖区社会结构复杂多样,如何应对“巨系统”治理带来的挑战?绵阳市涪城区委政法委交出了以“小单元”认领模式实现社区“微治理”,打通市域“微循环”的精彩答卷。
近年来,绵阳市涪城区委政法委坚持实践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网格细化、自治深化、法治强化、德治教化上下功夫,以“四精”为抓手,与区公安分局、城厢街道等单位在解放街社区探索试点“小单元”认领模式,并在53个城市社区积极推广,有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因需划设“小单元”实现“精密织”
涪城区委政法委通过健全组织网络、精准掌握需求、划定治理单元,不仅牵住基层党组织这个“牛鼻子”,更是畅通了连家入户“毛细血管”,激活每个“神经末梢”,汇聚基层治理大平安力量。
织密组织体系“网”,小微治理才能办大事。建立以社区党委为领导核心的社区“小单元”,全面推行“专职委员+轮值兼职委员”制,有效整合辖区派出所、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资源,建强“小单元”认领微治理的组织治理核心。
“为了摸清群众需求,我们动员全区党员干部深入小区、商户、超市、广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认真听居民群众‘发牢骚’‘吐槽’,形成200余项群众需求清单,并分层分类建立需求台账,逐一解决销号。”涪城区委政法委综治办工作人员介绍说。
需求摸得准,“小单元”才能划得实。对照居民群众需求台账,打破小区界限,以社区为主体单位,全域划定治安宣传、应急巡查、重点人员盯控等治理“小单元”,推动治理触角横向到边、纵向沉底。
党建引领“小单元”实现“精细融”
“我们小区的下水道井盖松了,进出太危险了!”近日,家住解放街9号院的张阿姨发送了一份需求订单。不一会儿,社区就找专业人士过来处理,仅仅1个多小时,订单完成。这是涪城区创新打造“群众点单、党委派单、多元接单”的全链条工作机制,凝心聚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一个缩影。
群众点单。建立信息收集平台,广泛征集党员、居民代表、商户代表等对城市基层治理的工作建议意见,统筹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及志愿者等多元力量,依托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群众来信来访、日常走访巡查等渠道,掌握辖区群众的实际需求,推动形成辖区群众日常“点单”的良好局面。
党委派单。建立分类派单清单,社区党组织梳理居民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后,按照性质划分为“政策法规咨询”“矛盾纠纷调解”“助困帮扶”“爱心援助”“事务代办”等若干类,按照不同的类型向驻区单位、企业商家、党员干部进行派单。
多元接单。驻社区的单位党组织、商家、社会组织等主动认领“小单元”项目,并主动接单,事务办结后,及时向下单社区(居民)反馈办理结果,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截至目前,仅城厢街道解放街社区先后有560余名居民群众认领“重点人员监控”“出租房及居住人员登记”等项目108项,动态解决矛盾纠纷、小区隐患观察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300余件。
多元聚力“小单元”实现“精准管”
如何有效提升治理水平?涪城区委政法委发挥“赶考”精神,保持奔跑姿态,推动“自治、德治、共治”建设同频共振,发挥出“1+1+1”远大于“3”的治理效能。
自治凝心。53个城市社区组建文化活动队伍40支,成立社区书友会、晨练队、书画协会32个,举办“法官进社区”“小区治理大家谈”等活动,在促进家庭和睦、社区和谐中发挥积极作用,提高居民自主参与治理的能力。
德治教化。在社区举办道德讲堂,开展“品牌+主题”文化活动和邻里互动活动,营造崇德尚礼的社会文明风尚。持续强化依法治理,畅通反映问题渠道,形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良好氛围。
多元共治。依托社区“大党委”,统筹辖区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等各级各类党建资源,形成“有人出人,有力出力、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的良好格局。“群众要有幸福感,首先要有安全感。我们分门别类编制‘小单元’30余项,动员60余名民警、保安、快递员等人员参与治理,实现三个重点领域管控有形有效,集聚基层社会治理合力。”城厢派出所民警陈正明介绍道。
用情参与“小单元”实现“精心调”
今年以来,53个城市社区通过“小单元”矛盾纠纷项目认领,有效防范民转刑案件27件。这一组数据,印证了“平安涪城”的含金量。
为筑牢化解社区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最坚实可靠的“第一道防线”,涪城区委政法委煞费苦心:完善调解组织,加强与派出所、司法所、社区法律顾问协同联动,健全充实人民调解委员会,持续充实调解力量,做到有人群的地方就有调解组织和调解人员;健全调解机制,建立以人民调解为中心,健全集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为一体的法律服务体系,依托社区综治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人大代表”工作站,动员退役军人、退休干部、人大代表、热心群众等认领矛盾化解事项。
如今,“有事找网格员、调解员”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这得益于涪城区委政法委加强矛调宣传,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员、调解员、志愿者等群体的作用,通过上门走访、组织座谈、微信通知等方式,走访群众3600余户,发放宣传册60000余份,推送法治政策11860余条,让群众知晓矛盾纠纷多元调解程序、内容和方式,让“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成为创新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涪城样板”的生动实践。
(梁耘博 胡娇 梁媛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