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赵诗柯
6月23日下午,夏大姐将一面写有“规范管理显公章 排忧解难暖人心”的锦旗送到成都市青羊区黄田坝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感谢调委会为其解决了长期困扰的纠纷。
原来,夏大姐系某某酒业公司派驻辖区某超市的酒水推销员,因寻求“推销粽子、月饼”兼职项目,向超市柜台主管三次转账共1900元“好处费”,后夏大姐因在超市与他人发生纠纷被超市发函至原酒业公司导致离职。夏大姐离职后向超市举报了柜台主管违规行为并索要归还1900元,超市接举报核查后对该柜台主管进行了降职降薪处理,并没收了其违规收受的1900元,但拒绝将该款项归还夏大姐。此后,夏大姐便以“请求协调归还介绍费”诉求通过市长热线、信访等多种方式投诉。
街道接到该信访件后,第一时间进行了调查了解。夏大姐与超市纠纷属民事纠纷范畴,按照《信访工作条例》规定,不属于信访部门受理范围。但是本着群众工作无小事的理念,街道的信访部门将不属于信访部门受理范围而适宜调解的信访事项导入“访调对接”渠道,街道调委会立即介入,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在了解双方都愿意接受调解的意愿后,6月20日下午,街道调委会组织双方到街道调解室进行调解。调解之初,调解员指出了支付或者收取“劳务介绍费”是违法的,超市的没收行为也是于法无据,调解员对双方进行了批评教育和普法宣传。在随后的调解中,调解员分别了解了双方意愿,明确了各自的底线与心结。超市表示并非绝对不可能归还“劳务介绍费”,但必须确保对方不在此事上继续纠缠和扩大影响;夏大姐虽然开出了“还钱”和“柜台主管离职”二选一的底线选项,其根源在于寻求说法,给自己离职寻求物质或精神补偿。
调解员掌握并分析出矛盾纠纷的症结所在:“劳务介绍费”1900元的归属。本着平等自愿、息诉息访的原则,调解员努力避免“揪住过往不放”“激化矛盾升级”的“苗头”,积极引导双方往平息情绪、减小影响、相互体谅的方向交流,尽量只谈诉求和让步,推动调解往解决问题的方向进行有效沟通。
最终,双方自愿签订了《人民调解协议书》:超市归还1900元介绍费;夏大姐息诉息访,当事人握手言欢。双方从进门“板着脸”到出门“笑开颜”,一起困扰双方半年多的纠纷完满得到了解决。
近年来,黄田坝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创新矛盾纠纷化解方式方法,构建“访调对接”工作模式,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化解信访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积极作用,努力实现纠纷化解在基层,为“平安黄田坝”“法治黄田坝”建设提供了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