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李丹
“我自愿成为一名光荣的普法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者精神,传播法治文化,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四川贡献最大的力量!”6月24日,宜宾市2022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正式启动,来自宜宾学院、四川轻化工大学、市级政法各单位、法律服务行业的青年普法志愿者代表郑重举起右手,庄严宣誓。
据了解,本次“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既是宜宾市落实全面依法治国重大战略的具体举措,更是推进法治宜宾建设、筑牢法治社会根基的生动实践。旨在进一步提升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青年志愿者们深入基层一线、深入人民群众开展工作,真正让法治信仰根植于人民心中,形成全民守法的浓厚氛围。
宜宾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刘晓卫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八五”普法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不断夯实法治建设基础,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全市法治战线的党员干部和青年志愿者们,充分发挥示范率带作用、深入基层一线,积极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对宜宾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积极组织开展“民法典进村(社区)”“三个一百”“疫情防控、法治同行”等主题系列宣讲活动,引导全体公民提升知法、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意识,促进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法治治理一体贯通,推动打开了全面依法治市新局面,为宜宾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奠定了坚实法治基础。
刘晓卫指出,大家要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统领,突出普法重点内容,坚持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聚焦五个方面重点开展宣传宣讲。一是聚焦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阐释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原创性贡献,深入学习阐释宣传习近平总书记来川来宜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耕地保护、文化保护等内容,树牢大局意识,强化上游担当,将学习宣传引向深入。二是聚焦宪法、民法典,积极参与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系列活动,深入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主题宣传活动,教育引导群众正确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三是聚焦乡村振兴,深入开展“乡村振兴法治护航”等系列活动,助力法治乡村建设。四是聚焦常态化扫黑除恶、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等工作,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和能力,从源头上遏制违法犯罪。五是聚焦涉民生领域的法律问题,保障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启动仪式上,与会领导为9名青年普法志愿者代表授旗。省法学会副会长、省社科院副院长郑泰安宣布活动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结束后,省法学会来宜调研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研讨会在宜宾市委政法委召开。会上,课题组介绍了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法治研究情况,与会人员围绕如何推进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法治研究作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