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武公安局联防联控筑牢“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安全屏障

  
2022-06-27 19:39:49
     

江舰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马超

平武县辖区面积597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77.46%,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素有“天下大熊猫第一县”的美誉,境内3131平方公里划入“大熊猫国家公园”管护范围。为有力护航“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保障大熊猫野生种群及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安全,平武县公安局积极探索实践,于今年5月在全市率先建立了6个“大熊猫国家公园”警务工作站,延伸了大熊猫保护警务触角,构建起了“政府主导、公安主动、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大保护”工作格局。


联勤联动 强制度促保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平武县公安局从抓长效机制方面着手,既破解转隶入轨瓶颈困难,又推动政府层面制定印发了《关于建立平武县公安机关林区“警长制”的通知》。先后制定了《平武县公安局关于违规野外用火和火案查处专项整治方案》《公安派出所保护森林和野生动资源工作职责》《涉林案件办理绩效考核奖惩方案》等工作机制,解决了森警转隶入轨后的机制不健全、协同职责不明确的问题。县公安局多次专题研究森警职责分工、协作配合机制,形成了“森警主侦、全警配合、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同时,主动与法、检两院和县职能部门横向对接,建立健全“行刑衔接、信息共享、定期会商”机制,提高了民警执法能力和专业水平。以增强保障为基础,提升县局投入50余万元配齐配强森林火案侦查、现场勘验、野外防护等装备,推进重点林区监控视频接入公安“天网”,改善办公条件,增添林区监控,不断夺实打击涉林涉野违法犯罪的科技信息化水平。并于今年5月,在全县成立子6个“大能猫国家公园”警务工作站,有效延仲了警务触角。


联建联治 强基础促打击

 夯实基础是保障,主动作为是关键,充分发挥平武县公安忠诚,坚韧的热血品格,守护好涪江源头的每一寸净土,守护好“国宝”绿色家园,强力铲除违法犯罪滋生土壤。

一是绘实作战图。将曾有非法持有枪支人员、打猎经历人员(标为黑色)、采药群众(标为橙色)和六类156名重点人〔标为黄色)逐一建立台账,上图标注,实行分类分色动态管理;将“大熊猫国家公园”区域(标为红色、重点保护植物(标为绿色)、重点保护动物(标为蓝色)逐一建立台账,上图标注,实行分级分色跟踪管理,二是织牢联防网。在落实派出所属地防控责任的同时,借助特巡警巡逻盘查、治安卡点查控、交警查缉布控、禁毒设卡等时机和发动群众、治安耳目,广辟案件线索、卡死运输环节。目前发现线索10条,查实案件5起。三是夯紧群治基。各派出所不定期与辖区保护区沟通联系,在动植物保护方面相互协作配合,并实时向乡镇通报涉林涉野违法犯罪情况,由乡镇组织村社干部群众加强针对性防范,配合打击违法犯罪。同时,相关警种主动参与到林草、市场监管、环保等部门工作中,发现苗头线索,遏制违法犯罪,今年来,打击涉林涉野案16件18人,查处火案71件71人。


联网联查  强科技促查案

平武公安立足运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手段深挖彻查,强化科技赋能,有效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保护好国家大熊猫公园的生态安全。

一是整合资源网上查。针对涉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隐蔽化和网络化”的特点,充分整合森警、网安、情指等警种的各类资源手段,采取专人常态巡查电商、微信、QQ、抖音、快手、视频监控等网络平台的方式,着力从网上发现违法犯罪线索,目前获取线索10条,全部落地侦查,二是组建专班循线查。成立由森警牵头,治安、情指、派出所等警种部门组成的涉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线索核查工作专班,围绕涉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重点线索,全面分祈研判、循线深挖,为破案提供正确的侦查方向和有力的证据支撑,自森警转隶以来,共查处涉林涉野违法犯罪案件65起,移送起诉60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60人,三是经营专案重点查。充分调动刑侦、网安、情指、治安、法制等专业警种力量,针对涉林涉野大要案件成立专案组,开展专案侦办、重点经营,一举斩断幕后黑手、打掉全案链条,确保打深打透,扩大案件战果。先后侦破省公安厅挂牌督办案件3件,市公安局挂牌督办案件2件。


联动联播   强宣传促防范   

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广泛宣传,强化群众路线,筑牢生态保护人民防线。

 一是依托传统媒体面上宣。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介广泛宣传打击处理涉林涉野违法犯罪成效,彰显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的态度决心,警示警醒心存侥幸、铤而走险人员,同时积极鼓励群众检举揭发,激发全民参与防范工作的热情。二是整合基层力量点上宣。发挥基层所队末端作用,深入乡村、学校、社区、景区、林区等重点场所,通过展板展示、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标语横幅等方式,引导民众自觉遵纪守法,筑牢源头防线。同时积极主动配合县级行政部门开展执法检查、隐患排查、重点区域巡护等工作,构建起齐抓共管的宣传防范工作格局。三是借助新型媒体线上宣。通过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官方网络平合发布典型案例,以案示警、以案释法,提高群众的法制意识。同时积极策划拍摄微视频,教育广大群众,营造强大舆论宣传氛围,扩大宣传受众面,目前已推出微视频3期,宣传典型案例15件,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

编辑:王硼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