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警民同心构建平安古镇共同体

  
2021-10-19 14:14:35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杨元禄

距泸州城区约20公里的合江县尧坝古镇,曾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驿站,也是泸州城郊游远近闻名的一个景区。为使辖区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合江县公安局尧坝派出所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以法治茶馆、驿镇骑兵和商圈联盟为抓手,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落足点,警民同心,共同守护古镇平安。连续7年,尧坝镇民转刑案件零发生,可调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7.53%。“驿家人不说两家话”,如今已成尧坝居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

法治茶馆:免费喝茶听警官普法

10月12日下午,数十居民齐聚古镇最有名的景点——大鸿米店古建筑四合院内,一边喝由镇政府提供的免费盖碗茶,一边听派出所民警黄麒森关于做好防范邪教组织的法治讲座。“邪教组织的谎言大家千万不要信,回去告诉你们的亲友千万别参加,一但发现有人传播邪教活动,请立即向村社干部和警方举报。”



游尧坝古镇,必看大鸿米店。大鸿米店,不仅是尧坝古镇最有名气的景点,也是当地居民和游客最喜欢的休闲喝茶之地。利用古镇人气景点开设法治茶馆,已成为尧坝古镇面向群众普法宣传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法治茶馆的普法宣传效果如何?尧坝派出所所长胡江涛给出的答案是:法治茶馆讲座,每月一至二次,警察、法官、公益律师轮流上台开讲,有时还进行网上直播,最多一次网上观看量达13余万人次。

据胡江涛介绍,尧坝镇的法治茶馆,已从大鸿米店延伸到村民聚居点、农村商店、院坝等场所,法治坝坝会和法治商店在农村全面开花,派出所、禁毒、刑侦民警等轮流“以案说法”深受群众喜爱。“法治茶馆加”模式,已让越来越多的听众成长为法治宣传员、法宣志愿者和小调解员。其中,天堂村网格员黄超群是法治茶馆的铁杆粉丝,她学以致用,天堂村因此成为全镇典型的“平安示范村”,连续4年实现刑事、治安案件零发案,矛盾纠纷零出村。

古驿骑兵:古镇一道亮丽风景线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夜晚,古镇传来“梆梆梆”那熟悉打梗声的同时,古镇的大街小巷,乡村道上,一队队佩戴红袖标、身穿反光黄背心的摩托车队,穿梭巡游时发出的一束束灯光,不仅让古镇居民和村民备感踏实,也成为古镇夜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18年7月,尧坝派出所为治理农村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组织村社干部带上自家摩托车,上路劝导村民各种违反交通安全的行为。此举,很快引起社会各界的共鸣。古镇上的餐馆老板、公司职员、挖机师傅、摩的车主等纷纷要求加盟。尧坝派出所因势利导,将传统警务与智慧警务深度融合,选出30名热心公益的车主,为他们配上统一的红袖标和反光黄背心,组建起一支极具特色的古驿骑兵队,让他们每周一次到易发案点、重点路段,与民警一起组队参与社会治安巡逻,共同守护古镇平安夜。

据胡江涛介绍,尧坝派出所全力打造的“1加N”护“一家安”警民联动“平安共同体”,主要由古驿骑兵、古镇梗夫、红袖标、网格员等组成的群防队伍,以巡逻防控为主,协助开展安保维稳等警务活动。近两年来,通过群防群治提供的各类线索70余条,抓获各类违法人员13人。同时,利用雪亮工程、家园卫士打造的“一张网”护“一家安”、“一间屋”护“一家安”,共同构筑起平安尧坝的防范体系。

35岁的周明春,今年2月才加入到古驿骑兵队伍中。“平时经常看到他们在街上巡逻,作为尧坝人,我也想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做点有利于家乡的事。”

商圈联盟:驿家人不说两家话

走在尧坝古街,浓厚的商业氛围扑面而来。上百商家挤在一条古街上做生意,游客总会时不时看到部分商家店招下显眼处,都会挂出“驿家人不说两家话”的文字。何解?

原来,这是尧坝派出所整合各方资源,全力打造的警民联动平安共同体又一大举措——服务游客、化解纠纷的商圈联盟标志。在商家眼中,游客是他们的财神,为游客提供力所能及的咨询、解答驿疑之类的服务,不仅应该且有利于他们做生意。

一条街做生意,难免会发生同行竞争中的不和谐行为。为杜绝这类行为,为景区提供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尧坝派出所从上百商家中选出部分代表,组建商圈联盟,共同参与到古镇的平安建设中来。据胡江涛介绍,商圈联盟成员,除自身要起好带头作用外,还要监督其他商家诚信经营,杜绝不良商家短斤少量、以次充好等损害消息者的行为发生。同时,加盟商家还要充当好信息员、安全员、宣传员等角色,参与到社会综合治理中来,为警方和政府收集社情民意。为强化上下联动,派出所建立起“民警吹哨,镇村响应、部门报道”机制,构建起“1加1加N”矛盾纠纷联动排查化解体系。同时,针对疑难矛盾纠纷,将“公调对接室”前移,变被动调解为主动排查、室内调解为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现场调解。近3年来,尧坝派出所前移化解纠纷的化解率达100%。驿家人不说两家话,成为每次纠纷化解后地人惯用的结束语。    

编辑:贾知若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