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亭县举行2021年“嫘祖故里酬蚕节”民间祭祖活动

  
2021-10-21 09:59:09
     

弘扬华夏母亲嫘祖人文精神 构建海内外炎黄子孙心灵家园

盐亭县举行2021年“嫘祖故里酬蚕节”民间祭祖活动

弘扬华夏母亲嫘祖人文精神,构建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心灵家园。10月20日上午,2021(辛丑)年“嫘祖故里酬蚕节”民间祭祖活动在绵阳市盐亭华夏母亲嫘祖国家纪念公园隆重举行。来自社会各界的嘉宾、代表与盐亭民众一道齐聚嫘祖陵寻根祭祖,共同酬谢“蚕神”、礼拜嫘祖,祈福中华。






盐亭,古称“孱亭”,建县于东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距今已有1600年历史,历史上因境内盐卤出产丰富而得名“盐亭”。因此,盐亭县被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认定为“千年古县”。盐亭为黄帝元妃嫘祖的出生成长和归葬之地。嫘祖首创蚕桑,衣被万民,倡导礼仪,其功德与黄帝比肩,因而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沿袭“北祭黄帝,南祭嫘祖”的重要民俗。而在嫘祖故里盐亭,民间祭祀嫘祖更为兴盛,每年农历二月初十嫘祖诞辰日(也称“先蚕节”)和九月十五日“酬蚕节”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和缅怀活动。

“酬蚕节”又叫“蚕神会”,是从古至今在盐亭广为流传的民间传统节日。相传在人类的远古时期,洪荒始旦,先民们以树叶兽皮遮身饱受寒冷之苦,黄帝元妃嫘祖发明种桑、养蚕、抽丝、编绢、制衣,开启了衣着文明,让华夏民族由刀耕火种走上桑蚕并茂、丰衣足食的生活。每年农历九月十五日“酬蚕节”,即为后人答谢蚕神洪恩、感恩先蚕嫘祖的民俗节庆活动。当天,盐亭百姓都要自发举行舞蚕龙、点天灯、烧遍香、唱大戏、祭蚕神庙会等民间祭祀活动,祭祀先蚕嫘祖,感恩蚕母保佑、祈求蚕桑丰收。

2021(辛丑)年嫘祖故里酬蚕节,由四川省嫘祖文化促进会主办,四川盐亭嫘祖文化开发研究会承办。四川省嫘促会常务副会长、社科院研究员谭晓钟先生,四川省嫘祖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赵永祥先生,四川省嫘祖文化促进会荣誉会长、嫘祖书画院院长周嗣全先生,四川省嫘文化促进会副会长胡治中先生、曾卫红女士、兰放鸣女士等;绵阳市嫘祖文化促进会会长胥太和先生,副会长、中国非遗研究院研究员柯小杰先生等嘉宾,以及盐亭广大民众出席了民间祭祖活动。

上午9时50分,参祭嘉宾和各界代表齐聚在盐亭华夏母亲嫘祖国家纪念公园祭祀广场,四川盐亭嫘祖文化开发研究会会长赵灵芝女士作为主祭人,庄严宣布2021(辛丑)年嫘祖故里酬蚕节民间祭祖活动正式开始。全体参祭人员肃立,祭祀大典在庄严的鼓乐声中拉开序幕,社会各界代表依次走上祭台,先后向华夏母亲嫘祖敬献三牲、茧串、丝绸、红鞋、果品等贡品。

“雍水汤汤,嫘山苍苍。巍巍嫘陵,源远流长。元妃嫘祖,青史留芳。首创蚕桑,丝织衣裳......”伴随着悠扬的祭文祝祷,四川省嫘祖文化促进会副会长胡治中先生恭读祭文……

紧接着,一台精彩的主题文艺演出掀起民间祭祖高潮。由盐亭县民间群众文艺团体表演的《中国范儿》舞蹈《采桑舞》《东方圣母》《中华母亲》等歌舞节目,歌颂了华夏母亲嫘祖的千秋功德,表达了盐亭儿女自强不息建设美好家园的豪情壮志!

嫘祖是蚕桑文化和丝绸文明的发明创造者,翻开了华夏文明的起始之页。盐亭,作为“世界丝绸之源,华夏母亲之都”,在万千盐亭儿女心中,嫘祖文化不仅在历史的长河中绽放出了耀眼光芒,更成为了推动今日盐亭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品牌。自2016年至今,盐亭县以一年一度的“先蚕节”为平台,已连续举办五届海峡两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动,成为海峡两岸民众表达慎终追远、饮水思源之情,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了解和共识的盛会。2018年,盐亭县被命名为“四川省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在今年第五届海峡两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动开幕式上,盐亭县又被中国侨联授予“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今年7月,盐亭县又升格为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盐亭发展重任在肩,盐亭振兴使命如磐。在刚结束的绵阳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中,特别提到支持盐亭“办好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活动”等工作,充分体现了绵阳市委对盐亭工作的高度重视与关心,为盐亭今后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路径。而在前不久召开的盐亭县第十四次党代会上,盐亭县委也提出:在今后五年,全县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大力实施“产业强县、开放兴县、文旅活县”战略,努力构筑“产业振兴新天地、通达开放新高地、和谐美丽新福地”。尤其是在“文旅活县”方面,要做好嫘祖文化这篇大文章,坚持创新驱动赋能。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化运作”,加快嫘祖纪念文化体系建设完善,进一步推动海峡两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动提档升级。同时,打造包装一批A级景区,不断擦亮“千年古县”招牌,努力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旅产业资源。全县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大力弘扬嫘祖精神,为全面建设成渝地区生态经济强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盐亭而努力奋斗!

杨松 袁继红 赵银熙 文/图

编辑:谢梦吟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