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市:推进乡镇便民中心建设  打造便民利民新平台

  
2021-09-03 14:29:44
     

“现在真是方便得很,只需要在镇便民服务中心提交资料,然后等通知领证就行,再也不用去城里折腾一圈。”8月13日,拿着新换的残疾证,涪西镇斑竹村村民邓正权高兴不已。

涪西镇位于射洪最西边,距离射洪城区30多公里。“路途远,对城里又不熟悉,一去一来至少要大半天时间。”说起进城办事,老百姓总是愁眉苦脸、连连摇头。随着涪西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建成,大事小事都要跑到城头去办的历史已经成为过去,群众的烦恼也基本消除。

不仅在涪西,便民服务中心带来的“方便”正被射洪百万城乡群众共享。在乡镇,特别是边远镇就能拥有和市政务服务中心一样的“相对无差异”服务,这要得益于射洪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启动的镇(街道)便民服务(分)中心建设。

2020年以来,射洪市以完善基层便民服务体系作为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重要课题,创新工作机制、强化资源配置、增强服务功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向基层延伸,全域推进镇村便民服务“三化”建设试点,全域覆盖、标准规范、保障到位的便民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服务质效和群众参与率、满意度不断提升。


遂宁市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现场会

外在“修身”塑形象    织密审批服务“经纬网”

“你好大爷,请问你需要办理什么业务?”走进沱牌镇便民服务中心,宽敞明亮的办事大厅里,满面笑容的工作人员正在热情地为群众服务,工作有条不紊。在旁边的等待区,中心办证量、办理情况和办结率等信息在数据分析大屏幕上悉数展示,群众看得明明白白。

“温馨舒服,规范有序。”来办事的群众都这样说。好评如潮的背后,映射的是射洪市行政审批局从群众需求出发制定的一套严苛的建设标准。

“一套办公设备、一套便民设施、一套服务台账、一套服务资料、一个群众意见箱、一部热线电话。”依据这样的标准,射洪市在全市各镇标准化推进便民中心阵地建设,结合场地实际和各镇服务重点,合理配置办公设备和自助服务终端机等服务设施,规范统一场所名称标识、服务窗口、功能分区,设置填写台、休息座椅、饮水机等便民设施,努力营造温馨舒适亲民的服务环境,着力塑造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新形象,

以镇便民服务中心为主阵地,射洪市还针对性地在行政区划调整中被撤乡镇区域设置便民服务分中心,延展性地在全市各村(社区)建立便民服务站,不断织密审批服务“经纬网”,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政务服务体系全覆盖。目前,射洪市已建和在建便民服务中心23个,便民服务分中心9个,便民服务站350个。

镇(街道)便民服务(分)中心全面落实“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完善服务咨询集成服务模式,整合民政、社保、退役军人、自然资源规划、农业农村等窗口服务内容,将所有事项纳入到2-3个综合窗口集中办理,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设置综合窗口3类、便民服务分中心设置综合窗口2类,较改革前服务窗口减少30%,有效减少群众办事“往返跑路”现象。


调研现场

内在“修为”增活力   打造审批服务“强引擎”

“盖一个章就把养老保险补缴弄好了,再也不用东跑西跑,接下来就只等领‘退休工资’了!”8月19日,沱牌镇响堂村村民张大妈兴高采烈地展示刚办好的养老保险费补缴申请单。申请单上,鲜红的“射洪市沱牌镇人民政府审批服务专用章”格外耀眼。

以“审批服务专用章”替代原主管部门加盖的各类业务专用章,“一枚印章管服务”破解了“公章旅行”和“审批长征”难题,实现了政府权力的“减法”、管理服务的“加法”,换取了市场和社会活力的“乘法”。

射洪市整合人社、残联、计生、民政等多枚印章,转化形成镇人民政府审批服务专用章,确保服务“速度”。截至目前,23个便民中心均已完成“审批服务专用章”替代7枚业务专用章,36311名办事群众受益;9个分中心完成“审批服务专用章”替代4枚业务专用章,18174名办事群众受益。

聚焦关键掣肘,射洪市持续发起便民服务“自我革命”推动内部流程优化。“一枚印章”所具备的全市通用效力,真正让群众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成为推动审批服务高效运转的“强力引擎”。

激发服务活力,射洪市还不断拓展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便民服务种类,丰富服务内容。

按照“应进必进、应沉必沉”的原则,射洪市行政审批局积极探索将基层群众办理的高频事项、基层治理需要事项权限赋予乡镇。统一编制《便民服务(分)中心进驻事项指导目录》,分批次梳理完善进驻事项,首批102项便民服务事项有序下沉到乡镇(街道)便民服务(分)中心,群众经常性办理事项覆盖率达到87%。同时还明确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证明、减时间“五减要求”,推进内部审批服务流程扁平化再造,构建“一次告知、一次表单、一次联办、一次送达”闭环,实现服务最大化,为群众带去便利和实惠。目前,全市便民服务(分)中心事项承接率、事项入驻率均达100%,日常办件量较同期增长35%,实现乡镇便民服务接得住、办得了、有实效。  

主旨“修心”强服务     打造审批服务“同心圆”

“智能手机很方便,但是我们老年人都不会用,还是在金鹤便民服务分中心办事实在。”8月8日,射洪市大榆镇金鹤村村民岳大琼在便民服务分中心用了不到两分钟就缴纳了水电费。

岳大琼说,以前缴纳水电费必须要到十几公里外的洋溪镇或大榆镇,中途要转车不说,还得花十来元钱车费。“金鹤便民服务分中心的设立,真是为我们带来了方便。”

在2019年射洪行政区划调整中,金鹤乡被撤划归大榆镇管辖。乡的建制消失,但服务并没有缺位。射洪市行政审批局怀揣为民之心谋划服务网络布局,打造审批服务“同心圆”,推动服务再升级。

便民服务分中心的设立让群众就近就能办事,而村(社区)便民服务站提供的代办服务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办”。

“把结婚证、身份证交给村干部,网上提交资料,自己不用出村,村干部就帮忙把独身子女证办了回来。”沱牌镇二教寺村村民杨芳对这样的便捷赞不绝口。

依托村(社区)便民服务站面向办事群众推出预约、延时、代办等服务,变坐等办事为上门办事,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努力让群众办事不再受时间地点限制,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群众真正“少跑路”。2021年上半年,全市便民服务机构代办各类审批服务事项11503件。

让“群众少跑路”的同时,射洪还力推让“数据多跑路”。

依托省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射洪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智慧平台构建工作,实现村(社区)、分中心、中心、业务主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业务互动”;办事群众提交资料的“材料复用”“资源共享”;领导审签方式的“网上审签”“远程审签”;事项办理各环节的“线上监察”“无死角监管”;便民服务信息的“精细统计”“大数据分析”;便民事项、民生事务的“码上办”,务求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政府服务效率。目前,射洪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已延伸至全市23个镇(街道)。

让群众享受便捷的服务,射洪市还将快递投放、农村金融服务、水电气费用缴纳与便民服务措施结合起来,设置农村电商、用工信息等展示平台,打造镇村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实现“政务+生活”服务双配套。

服务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射洪市强化为民实效,提升服务满意度,修订完善“首问负责制”“AB岗工作制”等7项规章制度,实现用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同时,结合“好差评”制度,推进“码上监督”,部署视频监控,实现线上线下无死角监管。

“近年来,射洪市行政审批局通过事项下放、集中办理、网络传输、干部代办等方式,实现一张清单‘就近办’、一套标准‘规范办’、一支队伍‘帮代办’,群众获得感大大提升。”射洪市行政审批局局长任尚志说,下一步,射洪市将以优化布局线下就近能办、整合资源线上一网通办、需求导向对标方便易办为着力重点,着力构建布局更加合理、运行更加顺畅、标准更加规范、服务更加贴心、保障更加到位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切实为全市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编辑:贾知若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