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过半,阿坝州检察系统做了啥?

  
2021-09-03 14:43:32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王焰

 9月2日,阿坝州召开全州检察业务工作分析会。会上,13个县院交流发言,总结工作成绩,查找不足和短板。

 未检品牌如何做深做细、公益诉讼案件的办案难点及工作思路、创新检察业务,让检务工作更贴近老百姓、开展多样化法治宣传教育。这些是各位参会代表交流、关注最多的问题。持续一天的会议,在这种“严谨、专业、细致”的氛围下顺利开展。

“脱薄”——“刮骨疗伤”般的逆袭


 阿坝县检察院是阿坝州两个薄弱基层检察院之一。薄弱的表现在于:班子弱化、队伍凝集力差、业务指标不达标。在确定为“脱薄”院后,阿坝县检察院在省检察院、州检察院的指导下,全院上下齐心协力,在短短半年时间用过硬的成绩打赢了这场“翻身仗”。

阿坝县率先从班子成员入手。班子成员谈心谈话,实事求是地讲出思想上的困难和问题,提拔青年干部进入班子成员,给班子队伍注入新的活力;开展青年检察官学堂,学理论、学业务知识以及党史教育等,充分武装干警的大脑,让他们体会到职业的自豪感和满足感;建立工作台账,做到整改进度心中有数。截至目前,阿坝县检察已整改措施31条,并且开展了每周一小节会、每月一分析会的工作制度,促使每个部门都行动起来,每个人都参与进来。

经过一系列的措施,全院上下面貌一新:年轻干警敢想、敢拼,有冲劲。老一辈的干警愿意“传帮带”,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下一步,阿坝县检察院将继续对标“一年脱薄两年争先”的目标,积极合格地完成各项检察工作。

“鹤翔兰萨”——草原湿地的守护者


“鹤翔兰萨”湿地保护工作室寄托了若尔盖县检察院对该县湿地保护的美好愿景。

工作室成立后,县检察院运用“团队+机制+加强办案力度+法治宣传”的模式,将工作站的作用发挥至最大。

建立工作室之初,县检察院成立了专业化办案团队。团队由2名检察官以及一名检察官助力组成。团队的主要任务是对涉湿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刑事和公益诉讼案件的办理,对涉湿地相关法律法规的适用及突出生态问题研究。

有了专业团队,县检察院还着手建立起“检察院+河长办”河湖环境治理与司法保护长效协作机制。

同时,县检察院加大了公益诉讼案件的办案力度。实际工作中,县检察院也面临人手不足,线索不足的困境。为解决这一难题,县检察院发动群众提供线索。群众在提供线索的同时也提升了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2019年来以来,县检察院共办理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2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5件。

县检察院制作的藏汉双语版公益诉讼沙画法治宣传片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他们也在这种通俗易懂的方式中加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检察联络站:检察院与群众之间的“一座桥”


检察机关如何主动作为,参与到农村司法体系建设中去?如何创新检察工作模式,将检力“下沉”至基层,在老百姓和检察院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茂县检察院在这个方面做了了有益探索。

2021年8月18日,茂县检察院首个驻镇检察联络站在茂县叠溪镇政法小院挂牌成立。检察联络站以“三个一”形式扩展服务范围,即:“一个平台、一名检察官、一名联络员”。 即以检察联络站搭建检察服务平台,定期让院内员额检察官轮流下沉乡镇开展工作,聘请联络员一名,开展专业培训协助开展工作。

同时,检察联络站公布驻站员额检察官的职责、联系电话、照片等。检察官充分运用专业优势,坚持零距离服务的原则,为乡镇各族群众提供检察服务。对联络员提供的各类案件线索,如当事人有困难不能前往检察院,检察官主动下沉至检察联络站进行接待和受理案件,为基层群众提供司法便利。

后期,检察联络站还将建立与公安派出所、基层人民法庭和司法所协作机制,延伸法律监督触角,对联络中发现的矛盾纠纷、特殊人员管理、民事行政、公益诉讼以及控告、申诉等案件线索要及时参与研判梳理或处置,针对不同情况制定最佳解决方案。

多元化综合求助——彰显司法力量与温度


2020年的最后一天,出生仅七天的一名女婴被人遗弃在汶川县某公交站台旁。随后,被路边好心人发现后报警。

2021年3月23日,汶川县公安局以涉嫌遗弃罪向汶川县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犯罪嫌疑人刘琳(化名)、刘强(化名)、王芳(化名)。

这起案件的办理始终牵动这汶川县检察官们的心。尚在襁褓的女婴被亲生母亲以及外公、外婆所遗弃,若不提起公诉难以到达震慑嫌疑人的效果,但此案属于“监护人侵害”,监护人一旦定罪入刑,女婴的生活将难以保证。

承办检察官们查阅资料反复论证后,秉着“严而有格、宽而有度”的标准,对刘琳、刘强以遗弃罪提起公诉,并建议使用缓刑;王芳在共同犯罪中系从犯,依法对其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后期案件移送法院判决。

小案不小办,办案要做到最极致。汶川县检察院秉承这种办案理念,始终关注女婴的生活以及他们一家人的动态。后来,承办检察官们了解到刘琳以及父母经济困难,积极为女婴申请了2万元的司法救助金。为保证这笔资金能落实到女婴的生活成长中,他们又联系村委会,以村委会的名义对司法救助金进行监管。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困难。为了维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承办检察官们强化对女婴家庭的教育指导,让监护人明白自身的义务,督促他们为女婴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

松潘县未成年人健康教育基地——格桑梅朵”品牌再提档


   2021年5月15日,松潘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正式揭牌运行,中心涵盖了四大功能区,14个分类展区。该中心是全州建设规模最大、资金投入最多、法治教育功能最齐全,科技含量最高,集多功能为一体的青少年法治实践基地。

  5月15日揭牌以来中心已对外开放12轮次,总共接待参观人员1100余人。

   中心下一步的发展规划是紧扣州检察院“格桑梅朵”未检品牌,成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抓手。由于该中心的科技含量较高,各项数据处于不断更新中,对后期维护要求较高,下一阶段该中心将持续完善这部分内容,最终打造出一张有松潘特色的未检品牌。

编辑:贾知若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