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服务齐上阵 为民办事显成效

  
2021-09-03 18:51:00
     

成都市锦江区司法局以“主体责任项目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契机,聚焦群众实际法律需求,从广度与深度齐发力,以法律援助、法律咨询、智能建设为具体抓手,力求为更广大的群众提供有温度、有质量的公共法律服务。


降槛扩面法律援助惠及更广

为解决法律援助覆盖面不宽的问题,锦江区司法局深入贯彻落实《成都市法律援助工作条例》,降低经济困难门槛,扩大法律援助事项范围,增加经济困难免审情形,实现法律援助降槛扩面。同时,以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枢纽,各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为框架,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格局。截至2021上半年,累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561件,同比增长达53%,有效拓宽了法律援助覆盖范围。

律师坐镇法律服务质量更高

为切实提高法律服务质量,锦江区司法局不断加强法律咨询律师队伍建设,从全区百家律所中增选了多名专业素养高、服务意识强的专职律师,组成包含134名专职律师的法律咨询律师团队。根据律师业务专长进行分类,分别组成刑事辩护、劳动争议(农民工)、涉未成年人等10个专家库,确保群众法律问题与律师专长适配。在组建专职律师团队的基础上,区司法局还充分调动律所参与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在每周二设立“律所主任接待日”,邀请辖区内律师事务所主任等代表在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坐诊”答疑,为群众释法明理。在专家线下“坐诊”的同时,充分利用“12348”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实现“7×24”线上解答,让“群众少跑路”成为现实。

截至目前,已有28位律所主任等代表参与“律所主任接待日”活动,共计解答疑难法律案件245件,法律咨询覆盖面达到293人次。2021年上半年,共接待来电来访法律咨询4417人次,在全市区县中位列第二,保障了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值班律师不仅态度耐心,而且专业能力很强,我本来觉得我的问题挺难的,没想到人家三言两语就说清楚了,还给我指明了解决的法律途径,真的太感谢了。”受援群众王女士这样说。

智能优化服务效率更快

为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锦江区司法局大力推动法律服务智能提档升级,借助司法行政工作平台,将法律咨询登记、法律援助审批立案、来电咨询信息等内容纳入网络平台,优化法律服务流程,提高法律服务效率,便利数据信息汇总。开拓法律服务线上办理渠道,通过12348四川法网,提供法律援助网上预申请、法律问题网上咨询,实现法律服务“网上办”、“随身办”。创新法律服务形式,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在春熙路街道盐道街社区试点配备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为群众即时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文书、人民调解、司法鉴定等多项法律服务,让公共法律服务“指尖可得、触手可及”。“之前法律咨询只能到大厅来现场取号排队,现在有了12348热线平台和12348四川法网,简单的法律问题通过电话或者网络就可以咨询了,非常方便。”受援群众刘先生这样说。

锦江区区纪委监委派驻区委政法委纪检监察组组长向明洪表示:“政法委纪检监察组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结合党史教育,强化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确保‘主体责任项目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下一步,纪检监察组将进一步配合区司法局等各归口联系单位持续深化、细化主体责任项目化工作,推动形成常态化回应群众诉求的工作机制,为我区建设‘推门就是美好生活’贡献政法和纪检力量。”

(锦江司法宣)

编辑:徐雯夏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