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准星”发猛力    全力争创“明星”所

  
2021-09-06 15:40:14
     

紧盯“准星”发猛力    全力争创“明星”所

——小记四川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南充嘉陵公安分局南湖派出所

杜小春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牟廷河

“昨天,经过市局评选,南湖派出所在六名参选对象中脱颖而出,将推荐到省厅参加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推评活动。”9月1日,南充市公安局嘉陵区公安分局副局长杜仁华向记者透露,南湖派出所继去年成功创建四川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后,今年正在积极争创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南湖派出所因位于嘉陵区南湖街道辖区而得名,2010年被公安部授予“一级派出所”,2017年被公安部表彰为“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2018年被四川省公安厅党委命名为“最强支部”。近年来,该所坚持走智能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新路子,坚持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队伍不闪火的工作目标,以“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命名标准为“准星”,因地制宜走出一条争创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路子。 


南湖派出所所长任松斌到工地调处矛盾

加大源头管控力度  做到“矛盾不上交”

在南湖派出所,每一名民警都有另外的一个身份——网格长。他们下沉到责任网格,入社区、小区、楼栋、家庭,全面摸排婚恋、家庭、邻里等易引发治安问题的矛盾纠纷,依托基层治理平台和网格服务体系疏导化解矛盾,使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到99%。

“我调解矛盾的对象都是朝夕相处的乡亲,对他们的脾气秉性都熟悉,所以调解起来得心应手。”南湖派出所民警张金龙说,去年底,他联系的网格内一小区因物业服务不到位,300多户业主拒交物业费,物业认为业主故意拖欠物业费,双方矛盾越积越深。张金龙指导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成立专门的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引导该小区制定《业主公约》,发动居民举办“邻里百家宴”,在“法治+自治”的情理交融和乡风民俗的点滴浸润下,成功化解这起极可能引发大规模人员聚集的物业纠纷。

“小区内的争端一般都不大,只要用心用情做好群众工作,没啥解不开的疙瘩。”张金龙将网格内的很多矛盾都化解在萌芽状态。

南湖派出所根据辖区实际,科学设置3个社区警务室,划分一级网格5个、二级网格94个、三级网格1150个,将社区民警、巡逻辅警、综治管理员、信息采集员纳入网格序列,社区民警任网格长,其余人员分格负责,建设好平台和工作机制,通过网格、平台、人员、职责的无缝对接,实现警务力量融入网格化治理体系,有效推动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源头治理。

近三年来,南湖派出所利用网格警务工作新方法,先后发布警情通报、安全防范、法制宣传、警务公开等信息2890条,收到群众意见、建议和情报信息489条,化解矛盾纠纷1659起,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

编织治安智防体系  做到“平安不出事”

南湖派出所在辖区大力推广“两车防盗卫士”系统,家住嘉州玫瑰园小区的郭某只花20元就给自家的电动车装上了平安卫士防盗芯片。今年初的一天早上,郭某起床后发现自家停在院子里的电动车不见了,于是立即赶往南湖派出所报案,却看见爱车完好无损的停在派出所停车场内。原来,当天凌晨犯罪嫌疑人在盗窃时触发了报警装置,郭某手机关机浑然不如,民警收到系统预警后连夜追踪了5条街,当失主还在睡梦中时就将价值2000多元的被盗车辆追回,并抓获了犯罪嫌疑人。

“南湖派出所深化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居民小区、内部单位、人员密集场所的智能安防设施配备,精准开展工作,创建了多个零发案社区。”南湖派出所民警青小波介绍道。

南湖派出所辖13平方公里,内有嘉陵区委、区政府办公大楼,光彩大市场,全国100所重点中学之一的南充高中,是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重点单位多、还房小区多、流动人口多,过去各类盗窃案件高发频发,严重降低群众安全感。

南湖派出所坚持“站在未来看现在”,实行科技智能防范。丽阳小区过去是南充市最大的无物管、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三无”还房小区,人员复杂、技防薄弱,2016年,南湖派出所率先在该小区引入“智慧防控”建设试点。通过集成人脸识别、信息采集、周界防范、轨迹追踪等七大系统,实现了以“人”为中心,对“房、车、路、网、场”等要素全掌控,成为群众家门口的“保护神”。建成当月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5人,次月即实现“零发案”。

该所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坚持“优化方案、对标一流、深度拓展”,对智慧防控系统进行多次改造升级,运用物联网技术推出两车防盗卫士、 智慧安全学校、智慧安全酒店、店铺联防等子系统,成为破解城区防控难题的“金钥匙”,形成了智能防控的“嘉陵品牌”。

智慧防控受到嘉陵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区政府累计投入资金1750万元,对已建成的89个小区实现“智慧防控”全覆盖,并将智慧防控系统建设作为新建小区验收标准。2018年,建成小区全部实现盗窃类案件“零发案”,其余案件下降37%。区政府还投入170万元补助车主,安装“两车防盗卫士”系统25320套,破获“两车” (摩托车、电动车)被盗案187件,追回被盗车辆192辆,实现破案率、挽损率“两个100%”。

构建清亲警民关系  做到“服务不缺位”

连续多日的暴雨后,南湖派出所辖区内某小区一楼住户谢文瑞家进水了。8月18日上午,老两口来到南湖派出所求助。正在值班的赵艺航接待了谢文瑞,并把他们家的困难跟社区支部书记作了沟通。经讨论,由辖区民警和社区干部共同为谢文瑞家排水,并购买建材将谢文瑞家进水的缺口堵上。

“小问题容易埋下大隐患。”赵艺航说,群众身边的小事,都是南湖派出所辖区居民关注的焦点、社会关注的热点,及有可能转化为影响稳定的“燃点”。面对有限警力,南湖派出所把“老办法”与“新举措”相结合,走社会化、集约化的新路子。

该所先后在人员密集的都尉坝社区,整合物业、楼栋长、治安积极分子组建“都尉好邻里”,协助调解邻里纠纷;在商户云集的光彩大市场,整合商户、物管组建“光彩夜巡队”,开展常态巡逻,形成“小区有人转、门岗有人站、楼栋有人看、治安有人管、警灯24小时亮”的良性机制;在辖区12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引导热心家长组建“安全接送员”,防范涉校案事件;在市民休闲的印象嘉陵江黄金江岸,整合“游泳协会”“酷跑团”“山地救援协会”中的力量型、耐力型“选手”组建“滨江爱心团”,帮助处置溺水、遇险等警情;在机关单位、重点部门集中的茶盘寺社区,整合城管、环卫、单位内保人员组建“茶盘寺力量”,强化重要部位巡逻,成为巡防力量的有效补充;在三轮车驾驶员、环卫清洁工、门卫等街面人员中,挑选135名热心人员,担当“红袖标”治安员,以公益性岗位解决待遇,成为街面永不消逝的“巡逻兵”。

今年7月,嘉陵区公安分局将多个群防组织整合为嘉陵义警协会,协助开展治安巡逻、紧急救助、纠纷调解、宣传教育,及时为群众提供各种服务。

打造一流公安铁军  做到“队伍过得硬”

南湖派出所聚焦“两个维护”“三个绝对”,努力锻造有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的公安铁军。

“我所坚持政治建警,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警头脑,在全面落实‘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着力增强教育的灵活性、实效性。”南湖派出所教导员赵纯江介绍说,该所开设了“手机党建学堂”,建立了“南湖党建”微信群,紧扣党建理论、时事政策、警务研究等内容,将每月理论学习篇目、学习要求定期向民警推送,实现学习内容实时推送、学习时间化整为零、学习心得群内反馈,有效解决学习时间难落实、人员难集中的问题。

该所还坚持素质强警,每月开展全警实战大练兵,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坚持从高从难从严,着力练就克敌制胜的硬功夫;按照专业化建设要求,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切实锻造能打胜仗的铁队伍。

“我们坚持从严治警,从会议纪律、考勤考评等小事抓起,常态化督察督导,对屡查屡犯的一律从严处理”赵纯江说,南湖派出所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一体化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不”机制的建设,“零容忍”查处队伍违法违纪问题。

南湖派出所还坚持从优待警,落实暖警惠警措施,从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不断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党支部成员每月定期到民警家庭走访,及时了解民警的家庭动态。把握节点探望慰问,凡民警本人及直系亲属生病住院、生日、结婚、生子等重要节点,支委班子均前往探望、慰问,传达组织关怀,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办公场所设立文化墙,添置健身器材,组织跑步、篮球、足球、乒乓球等活动,丰富了民警业余生活。

编辑:王硼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