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成都市成华区万年场司法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全省全面依法治区示范试点为契机,将法治作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最优解,强力推进万年场司法所建设,探索创新司法所“七个一”工作模式,着力将最优质法律资源供给于基层群众,努力实现“法治让生活更美好、让居民更幸福”。中央依法治国办、司法部、省司法厅等先后到司法所调研,获评全省“枫桥式司法所”、全省“规范化司法所”,入选全国“模范司法所”。
旧房焕新建设“一个法治阵地”
将街道原闲置危楼全屋改造为现万年场司法所,高效能分隔利用430平方米空间,把大熊猫文化精髓和东郊工业文明传承足迹融入整体装修设计和室内细节点缀,一楼设置为万年场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街道智慧治理中心;二楼设置为群众法治活动空间,集纳公共法律服务、法治宣传、法律咨询、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法律援助等功能;外围设置为成华区宪法主题街区,获评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干群联动建优“一支法治队伍”
组建以司法行政、专业律师、人民调解员、公安民警、社区网格员、法律服务志愿者为主体的法治骨干队,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区域公共法律服务,指导成立“廖老师人民调解工作室”“法润万年云直播工作室”“心语空间心理疏导工作室”等特色法律服务组织,不断推动法律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多样化。
智慧高效建新“一批普法场景”
组织开展专家讲法、以案说法、法治舞语、法治讲堂等特色普法活动,创新打造全国首个“云学法云普法”智慧平台,率先点亮全省首个“法治融屏”,推出点一点、扫一扫、喊一喊、听一听、寄一寄、拨一拨等体验方式,定制使用法律机器人、天猫精灵、定向音箱、音频柱等科技设备,用科技感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推动实现法治宣传“抬头能见、举手能及、足不出户、扫码可得、一键联通”。
定分止争建实“一套促和机制”
探索推行“律警民”协同调解模式、特色构建“四诊四调”分层过滤解纷机制、创新实施人民调解“五化联动”改革试点,研发运用“律警民e点通2.0版本”远程视频调解平台,今年已化解矛盾纠纷240件,涉及金额220万元,调解成功率99.2%,经验做法被司法部、省委改革办、省委依法治省办刊载。
便民惠民建强“一个公益律所”
升级打造长天路社区法律之家,培育全省首家纯公益律师事务所——四川伟旭律所等专业服务团队,先后办理法律援助案件7489件,挽回经济损失1.32亿元,该律所获评“四川省青年文明号”,社区法律之家建设经验被写入全国“八五”普法规划。
动态管控建实“一套社矫机制”
推进“社区矫正网格监管”工作,实行“一人一档”管理,实施社区矫正对象24小时手环或手机动态定位,做到一日一签到、一周一汇报、一月一走访、一季度一审核、一年一评议,实现人员情况清、底数明,不脱管、不漏管。引入第三方众诚心理咨询中心,专业开展帮扶教育、心理疏导、行为纠正等工作,及时掌握重点人员生产生活和思想动态。深化运用远程视频探视系统,率先与省内的37所监狱、省外2所监狱开通了视频通话,打通在押犯人与家属视频会见、亲情关怀、亲情帮教“最后一公里”。
资源集成建好“一个法治联盟”
充分联动周边派出所、居委会、业委会、禁毒教育基地、双庆小学、双庆中学等公共载体,广泛连接辖区企业、商居联盟等市场主体,建立优势资源共享、区域治理共担、风险隐患共防的法治联盟,围绕校园安全、拆迁安置、历史遗留、信访维稳等领域重大风险,提供前置化、专业化、精准化法律服务,推动实现辖区各方多赢的局面。
(来源:成华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