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源治理中心出手 化解5年纠纷

  
2021-09-18 10:43:27
     

王晨宇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郭建民

“我是不会同意解除合同的,我的土地流转费还没拿到呢,就这么拖着吧!”

“就是啊,还有公司把咱们土地上的林木都抵押给了银行,这银行不出来说句话,到时我们的地还怎么使用啊。”

“对!咱们村人多力量大,大家一起出动把地收回来!”


近日,在自贡市大安区何市镇高庙村诉源服务点召开的土地流转纠纷协调会上,30余名村民代表争论得面红耳赤,各持己见,意见难以统一。

事情的起因还要追溯到2011年11月26日,自贡某园林公司为开发雁溪谷旅游项目,在何市镇高庙村大规模流转土地近1500亩用于栽植花卉苗木、修建游览设施、停车场等,涉及村民近300户,流转期限至2041年12月29日止。因经营不善,园林公司自2017年起便无力支付土地流转费。雁溪谷项目因此停止经营,成片的花卉草木无人看管,上千亩流转土地长年没有收益,旧的产业成为一潭死水,新的产业却无法入驻,引得村民们着急上火,而土地流转方却不愿意面对纠纷、解决问题,当地党委政府也是多次调解无果。

为妥善化解纠纷,维护农民权益,大安区诉源治理中心设在高庙村的诉源服务点接到村民们的反映后,立即启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以高庙诉源服务点为平台,协调法院、镇政府、村委会等主体,组成多元解纷联合工作组,着力攻坚这起时间跨度长、化解难度大的矛盾纠纷。联合工作组多次深入现场调研、入户走访,厘清村民主要诉求及纠纷化解难点、痛点。通过前期析法明理,园林公司终于愿意直面问题,针对解除土地流转合同、支付欠付土地流转费用、地上附着物处置等问题,主动提出调解方案。但村民们对该调解方案却存在不同意见,对问题的解决也分歧颇大,这才有了高庙村土地流转纠纷协调会上那一团乱麻的景象。

面对权益受损,村民们不知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甚至提出乱砍乱伐收回土地。全国模范法官刘萍作为诉源服务点驻村法官,在协调会现场,就村民们关心的如何依法解除合同、支付欠付土地流转费、处理违约责任、处置地上附着物、处理与抵押权人的关系、公平约定双方权利义务等问题一一解答,引导村民们树立法律意识,用法律解决问题,维护权益。经过驻点法官拉家常式的法治宣传和有针对性的司法建议,村民们打消了顾虑,陆续同意与公司签订调解协议,并将在联合工作组的引导下,依法与抵押权人沟通处理土地后续利用问题。同时,为盘活土地,联合工作组先期对接了有意向流转土地发展产业的企业,并将持续深入考察引进优质企业,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雁溪风光重现。

历时5年一团乱麻的纠纷在民主法治的氛围里圆满化解,这正是乡村善治路上的一道缩影。近日,何市镇被农业农村部拟认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着实走出了一条乡村治理“何市经验”。随着越来越多的司法力量、行政资源下沉基层融入乡村社会治理,将进一步推动乡风文明走向善治。

日前,全市首个全区性诉源治理中心在大安区挂牌成立,中心将进一步整合解纷资源,统筹协调辖区乡镇诉源服务站、驻村法官工作室等诉源治理前置端口,扎根基层,直面乡村实际,用法治思想浸润民风,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为乡村振兴添上羽翼,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编辑:王硼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