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俞阳
近日,绵竹法院剑南法庭妥善处理了一起因房屋漏水引发的相邻权纠纷,深入现场为民办实事,收到一致好评。
据悉,李某与刘某是左右邻居,自2019年7月起,李某家中卧室房顶出现浸水现象,有部分墙壁出现墙面脱落的情况。李某认为该问题系隔壁房主刘某楼顶防水工艺问题所导致,并就该问题多次与刘某协商,小区物业也多次参与调解,但一直未能达成一致意见,2021年5月,李某遂将刘某起诉至绵竹市人民法院。
收案后,剑南法庭庭长陈启华充分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及双方的诉求,考虑到邻里纠纷本是小事,若能让邻里双方和气解决才能真正做到案结事了。
6月,在原定开庭审理的日子,陈法官带领审判团队前往现场查勘并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查勘现场大致了解造成漏水的可能原因后,陈法官围绕邻里团结和睦相处的重要性及传统美德建议两家人不要过于计算得失,着眼长远,一同解决漏水问题,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共同为楼顶加盖遮雨棚并按照各自屋顶面积承担费用。
7月,绵竹市正值雨季,该起相邻权纠纷虽已结案,但陈法官依然挂心双方是否按照约定加盖好遮雨棚,避免因漏水造成损失再起纠纷。于是,陈法官为了解双方履行调解协议的情况再次前往现场查看,因前期连续雨天,施工仍未完成,陈法官仔细向工人了解施工情况,确保此项措施能解决房屋漏水的问题。
本案中,陈法官本着为民办实事的原则,既考虑到案件审理必须要以法律为依据,也考虑到邻里关系的久长和谐,所以把调解贯彻于诉讼全过程,让当事双方在情与理的面前将道理说通、让合理诉求得以实现,有效防止了矛盾的发酵,让纠纷矛盾不升级,让纠纷在源头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