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华检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陈博
“孟知祥墓史称‘和陵’,与刘备‘惠陵’、王建‘永陵’共称‘成都三大帝王陵’,合葬着五代后蜀皇帝孟知祥和福庆长公主,是一座在南方罕见的带北方草原建筑风格的穹窿顶陵墓。”近日,成都市成华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案件承办检察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
据了解,成都市成华区检察院在开展文物保护检察公益诉讼监督活动中发现,位于成都市磨盘山南麓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孟知祥墓”自然侵蚀严重、存在水害隐患,遂进行公益诉讼立案调查。
“排查到这一线索后,我院当即组织办案干警深入调查核实,多番走访陵墓现场及相关文物行政部门,并委托成都市检察院运用无人机设备进行调查取证。”案件承办检察官告诉记者,“风雨侵蚀使陵墓内的壁画脱落严重、难以辨识,墓道内也存有大量积水,保护性建筑年久失修,陵墓周边还有大面积建筑工地,扬尘污染严重。”不仅如此,孟知祥墓当时还是成都市唯一一家没有专职文物管理机构负责管理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针对这一情况,成华区检察院就孟知祥墓行政公益诉讼案举行诉前听证会,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及文物行政部门等参与听证,广泛听取陵墓保护和管理的措施、建议,并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切实履行保护职责。目前,相关部门已对孟知祥墓进行专人值守,并加装智能排水系统管道和设备,落实文物防汛及水害整治工作,与此同时,申报的孟知祥墓本体保护修缮工程专项资金1500余万即将到位,将实现对陵墓的根本性保护,孟知祥墓周边的扬尘污染也已经整改完成。
“孟知祥墓为研究成都地域五代时期的精湛建筑技术和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历史提供了宝贵实物见证,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考价值。如此珍贵的文物遭受破坏,令人痛心。”案件承办检察官说道,“我们检察机关依托于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就应当为保护历史文物担负时代使命,努力将公益诉讼与创新保护文化遗产相结合,做到‘保存城市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让‘老古迹’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