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曾昌文
为推进全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8月25日,成都市新津区平安新津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竞进拉练暨平安建设工作推进会。新津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贾定邦率区委政法委、组织部、宣传部、社治委、智慧治理中心等区级相关部门和8个街道(镇乡)分管负责人,先后参观了普兴街道黄渡小区和兴义镇广滩村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中的亮点,并召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会议。
黄渡小区属搬迁安置小区,2012年建成并入住。由于离城区较远,该小区物业管理滞后,群众在公共服务、环境卫生、社会治安等方面矛盾较为突出。今年以来,在区委政法委的指导下,普兴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双线融合”理念,在该小区针对性开展了场景营造、文化挖掘、功能加载,逐步盘活闲置资源,探索出了一条以社区发展治理推动社会综合治理的管理服务模式。
广滩村渔池子小区是依托土地整理项目修建的农民集中居住区,有居民431户1434人,常年存在矛盾纠纷多、管理难度大、治安压力大、群众对社区治理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不高等问题。自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通过不断破解治理难题短板,依托小区自治管理委员会全面启动“微物业”,催生了综治与社治“双线融合”、公共基础设施改善提升、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化学效应”,构建起了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
随后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会议上,新津区普兴街道、兴义镇、区公园城市局、区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分别就市域社会治理现代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汇报发言。
贾定邦在讲话中指出,市域是平安建设的“前线指挥部”,基层是平安建设的“前沿战斗堡垒”,建设更高质量的平安新津就要发挥好市域和基层两个前沿阵地作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加快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认清当前形势,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的政治站位;要正视问题不足,补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的工作短板;要聚焦双线融合见效、四张清单落地、治理主体责任“三个重点”,压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的工作责任;要坚持党建引领、问题导向、系统思维、多元参与,找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的工作路径;要抓好资源统筹,聚焦巩固基层基础和满足民生需求,主动把试点工作任务同“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爱成都迎大运”共建共治共享行动等重大项目紧密结合起来,夯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的工作基础;要注重总结提炼,发掘、提炼、归纳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先进经验,创新工作做法,打造一批有影响、可复制、可推广、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在全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