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科技高地的时代尖兵
——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网安大队大队长李振宇荣获2021年四川省最美基层民警
唐琪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刘冰玉
网络尖兵 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
对于外界而言,网警这样一个神秘且年轻的警种,往往都会很好奇。他们的战场是在幕后,但往往却需要抽丝剥茧,扮演“幕后英雄”。与“黑客”、“极客”们不同,网警们不仅需要通过网络化的数据思维为现实社会提供解决方案和思路,还需要负责侦破案件,积极地去发现网站漏洞,及时清理有害信息。
李振宇就是网警群体中,最低调的人之一。他已过了不惑之年,作为一个“70后”大叔,李振宇对于生活和工作,倒反而越来越通透。
2018年以来,李振宇紧紧围绕分局党委提出的“勤进取、敢担当、画句号、争一流”的口号,从科技助推警务工作入手,结合分局提出的1+X+N警企合作机制,利用高新辖区高科技企业众多优势,牵头建立由滴滴、美团、顺丰等公司参与的高新公安数据联盟,为实施警务大数据战略,为提升公安的战斗力提供了助力。同时李振宇同志带领同志们先后结合辖区企业优势,与辖区企业共同探讨出服务于高新区基层建设的门卫哨兵系统,服务于区域基础人口管控的智能门锁系统,区域金融风险防控的经侦哨兵系统,建成了实现精准打击的检查站哨兵系统。经侦哨兵系统投入运行以来,共预警高新区的企业221家,确定高危企业47家,协助经侦排查分析企业105家,精准打击高危企业46家。有效的净化了高新区的营商环境。该系统受到成都市公安局和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的大力推荐和赞赏。
疫情防控敢为先 确保疫情防控顺利推进
在防疫摸排工作的初期,分局民警辅警主要通过挨家挨户上门的方式开展排查登记。同样的问题每天重复上百遍,一个楼栋单元摸排下来不仅筋疲力尽,而且排查效率也不高,同时,对于民辅警和摸排对象来说都具有高度的疾病传染风险。
面对这种情况,李振宇同志主动思考如何让科技助力防疫工作,既提高工作效率有减少工作风险。他迅即带领网安大队的同事开展深入调研、确定工作方案、编制相关程序,几经实验,终于在全市公安系统中首先成功研发出了利用二维码实现居民自主申报信息的工作模式,在高新区全面推开使用“居民自助申报平台二维码”和“企业员工申报平台二维码”,以及“入户调查信息登记平台二维码”。
这套摸排和信息双向采集二维码系统推出后,用“大脚板”加“大数据”的方式,使摸排工作由“敲门”变为“守门”,提升了摸排效率。信息收集也更系统、更规范、更便捷、更真实,十分方便进行大数据分析,民警辅警以及社区工作人员都不用再逐一上门与人见面,排查人员的风险性也大大降低了。此举得到了省、市、区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随后,李振宇同志结合摸排和信息双向采集二维码系统的使用情况,持续不断地改进二维码系统的建设和运用,并从保护公民个人隐私角度出发,结合区内资源,为系统建设了防范网络攻击的安全之盾;同时,利用网安的工作特点,使用专业技术不断地攻击自己设计的系统,确保系统没有漏洞,最大限度的保护了高新区公民个人隐私的安全,受到各级公安机关的好评。不断提高了二维码疫情采集系统的安全性。
在全市统一的使用健康码开展疫情摸排和信息收集的过程中,李振宇更是积极参与,并将前期积累的经验和建设思路分享到全市健康码的研发中,为健康码的快速和有效推广使用提供了及时和全面的技术支持。目前健康码仍然在防疫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