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遂宁市船山区积极发挥妇女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半边天”作用,创新推出“4字工作法”,激活“她力量”调解家庭矛盾纠纷。以“小家庭”温润社会“大气候”,形成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全力护航婚姻家庭,积极营造和谐、文明、平安的社会环境,取得良好效果,成为推进平安船山建设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重要力量。
遂宁市船山区妇联普法维权“帮帮团”进社区,为群众办实事
以“调”为抓手
盯准矛盾纠纷化解突破点
婚姻家庭状况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其中,老年人的婚姻家庭情况更需要多关心。今年1月26日,53岁的原告王某以夫妻感情彻底破裂为由向遂宁市船山区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决与被告82岁的刘某仁离婚。法院立案后,原、被告请求法院提前组织调解。女法官敬海洋充分发挥女性心思细腻、富有爱心、善于沟通的性别优势,了解到双方2018年以来一直分居,现均身患多种疾病,此次已是第三次起诉离婚,判决不利于化解矛盾,也不利于原、被告身体健康。因此,敬海洋多次跟双方及其代理人做沟通和调解工作,并在原告没有有力证据的情况下,在被告能接受的范围内,充分考虑照顾妇女权益,最终促使达成了双方都满意的调解结果。案件调解后,原告王某为法官送来“公道正派两袖清风依法调解情法并重”的锦旗。
王某离婚案只是遂宁市船山区充分发挥各级妇联组织化解家庭矛盾纠纷作用中的一个案例,截至目前,该区已组建“船山女子调解队”“人民法院女子诉讼服务队”“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队”“巾帼普法队”4支巾帼维权志愿者服务队伍,综合运用12338维权热线、基层维权站点等载体,完善信访代理、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心理疏导“四位一体”维权服务模式,2020年以来,累计调解婚姻家庭纠纷案件320余件。
以“家”为基础
找准矛盾纠纷化解关键点
基层社会治理的源头在家庭,而家庭治理必须充分发挥女性的力量。在基层社会治理中,遂宁市船山区坚持从“心”出发,以“家”破题,积极组织各级妇联以联系、服务妇女为根本任务,大力开展“好风传家”“最美家庭”等系列活动,依托“儿童之家”“妇女之家”“家长学校”持续开展“家庭心向党·奋斗新征程”家庭阅读、春蕾讲座、亲子游戏等活动50余场次,举办“流动讲堂+菜单选题”“微课堂”等家庭家教讲座100余场次,为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的创新、治理路径的探索、治理工作的落地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今年4月,由船山区纪委监委、船山区法院、船山区妇联联合举办的“学百年党史树清廉家风”廉政家访座谈会上,40余名法院干警及家属代表上台宣誓,承诺当好家庭“纪检员”,站好“8小时以外”监督岗,共同构筑廉政坚固防线,守好和谐幸福家门。
以“防”为主
责抓住矛盾纠纷化解切入点
打好矛盾纠纷“预防针”,施行矛盾纠纷“多方”调。去年以来,该区先后组织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开展心理疏导、法律服务、回访帮教等活动,组织动员各级妇联干部、执委、巾帼志愿者深入基层开展“上街入企进户听民声”大走访活动,为群众办实事150余件。
利用“三八”“12·4”等有利时机,开展“法律进万家”普法宣传活动。线上线下宣传《民法典》《反家庭暴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50余场次。做到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婚姻家庭纠纷的产生。各级妇联组织共接待信访维权妇女101人次,调解处理,分流处置率实现100%。
以“联”为依托
把握矛盾纠纷化解的支撑点
众人拾柴火焰高,多方联动效果好。船山区以“联”字为依托,大力推行“四调联动”工作模式,充分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妇联调解相结合,采取多方联动建阵地,与职能部门联合打造特色维权阵地——区法院家事审判法庭“反家暴·妇女微家”,特色维权品牌——区妇联普法维权“帮帮团”,形成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维权网络,为推动形成爱党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贡献“她力量”。
今年3月,船山区妇联联合区妇幼保健院、介福路司法所等单位多次共同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两癌”防治知识普及、普法维权“帮帮团”进社区活动,解答群众在法律和权益保障方面的疑问,对社区居民进行“两癌”防治宣传、健康咨询、免费义诊等一系列惠民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受到居民欢迎和持续关注,成为化解矛盾纠纷有效支撑点。
苟熙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