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坪镇位于眉山市洪雅县西南,辖区面积134.32平方公里,流动人口年均超30万人次,辖区内的七里坪森林康养度假区是中国首个国际抗衰老健康产业试验区、全国森林康养建设示范基地、四川省“三百”工程之一,已成为世人向往的康养圣地、避暑天堂和避霾天堂,景区年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在面对游客流量大、人员流动性强的现实情况下,七里坪派出所积极探索旅游警务新模式,努力实现在警力无增长的情况下,最大限度提升平安景区建设效能,努力打造基层基础的“样板地”。
一、有效防范精准打击,构建“警民协防”联盟
一是因势而动,多方发力。派出所因地制宜,创新思路,建立了景区、派出所、景区管委会三位一体互助共建平安和谐大格局,以“防、管、治、排、宣”为重点,以“秩序好、环境好、服务好、形象好”为中心,深入开展景区治安管控,把公安管理和打击违法犯罪、深化服务延伸到景区的人、车、物等治安管理工作中,今年以来,刑事、治安案件发案同比下降63%,未发生一起盗窃车辆和入室盗窃案,受到群众一致好评。二是立接立查,抢占先机。成立专案小组,对派出所接报的各类案事件,按照扁平化接处警工作要求,由办案民警落实“每案必查”工作措施,开展现场勘查、调查走访和调阅监控等先期侦查工作,及时发现有价值线索,抓住破案先机,破获各类刑事、行政案件25起。三是强化宣传,群防群治。派出所把提高群众防范意识作为打击犯罪的重点,通过深入集镇、景区和村组进行走访,公布举报电话、宣传防范措施等有效途径,多形式多载体开展预防电信诈骗、盗窃等违法犯罪活动宣传,今年以来共开展宣传20余次,宣传群众3000余人,构建了强大的“警民协防”联盟。
二、聚焦发展共同发力,探索“景所共治”模式
一是共谋共策,重拳整治。七里坪派出所积极争取镇党委政府、景区管委会支持,坚持每月召开综治工作会,通报辖区治安隐患和发案情况,分析问题,研究措施,有效推动了治安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为警民共治,维护辖区治安秩序稳定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二是区域延伸,专群结合。在推进基层治保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同时,派出所联合辖区金杯和半山保安公司,延伸景区保安服务职能,在景区组建5支以民辅警、物业保安等40人组成的义务巡逻队,以16个安全岗亭和交通指挥岗亭为支点开展巡防,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三是固本强基,协同联动。成立由镇政府牵头,镇综治和派出所协同配合的“乡镇党委-派出所支部-村支部”三级网格组织体系,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将50余名网格员、村社干部、普通群众等吸纳为巡逻志愿者,全面整合队伍,联合力量,启动联动融合、联勤联防的巡护机制,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稳定。
三、延伸触角强化管理,打造“景区警务”亮点
一是人技结合,织密立体化防控网络。在景区治安管理方面,派出所以“做人民群众贴心人,为民办好事实事”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辖区建立“监控和人防”巡防联动机制,将景区内的25个“小微天网”和22个“雪亮工程”等视频监控系统全部接入派出所勤务指挥室,实现监控资源全覆盖。二是科学布局,构建等级式巡防体系。根据景区内部地理和发案特点,分区分级管理,实行错时巡逻,将辖区30余家商铺、9家酒店、110余家民宿、6个普通住宅小区进行治安等级评定,划出“重点”、“一般”、“放心”三个等级,针对发案变化及时调整巡逻路线和重点区域,打造“短平化、精准化、实效化”的防控体系。三是动态管理,打造多元化管理模式。由派出所民警划分区域,保安在民警的带领下,对居民小区、周边商铺、酒店采取“1+3”(即1名民警加三名保安)、“白+黑”和“步巡+车巡”等模式,进行立体交叉巡逻和信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消除巡逻盲点,使巡逻工作紧跟治安实际,真正做到警力跟着警情走,使违法犯罪人员无机可乘。
钟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