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平安巴中建设统筹推进调度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中心,“六心”融合,形成“党建不动摇、服务不缺位、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格局,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红色治理”联合体创三个新高。把党支部建到“六心”一线,条块结合,层次负责,选派市、区县两级机关党员干部下沉网格担任“民情书记”,形成“民情书记”+“六心”工作人员+网格员动态收集机制,按照“一格一支部”目标,面对面服务群众,实打实解决问题。今年来,全市初信初访化解率、积案化解率、息诉息访率创新高。
“智能治理”总平台提升四项水平。“六心”同体建设,同台运行,充分发挥“雪亮工程”作用,多辐射,多带动,听党指挥,能打胜仗。到目前,“智能治理”提升四项水平。一是整合视频资源3.5万余路,采集人、车、物等数据信息7000余万条。二是科学形成社会治安形势分析研判报告11期,发布疫情、治安隐患、汛期灾害各类预警信息3000余条。三是先后破获刑事、治安案件500余起,抓捕逃犯10余名,交通事故取证1700余件次,找失人口42人,对全市7000多名特殊人群实现在线管理。四是实现群众有事线上报,民生事项线上办,服务质效线上评。“雪亮巴中”已受理办结群众各类诉求4000余件。
“红旗驿站”新品牌作出新贡献。在居民小区和村民聚居点设立“红旗驿站”,推行以党支部为核心,带领物业单位、业委会、志愿者队伍“一核三元”管理模式,建立协商管理制度,集中讨论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同时,“红旗驿站”作为小区(点)网格化服务管理站,设立学习室、活动室和议事室,为群众学习、议事、交流提供平台,在巴中全面开启建设“三市”(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两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文化传承基地、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和产业协作配套基地)、“一枢纽”(成渝地区北向重要门户枢纽)的新征程中,贡献“六心”力量。
余雪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