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法宣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赵诗柯 金牛区法院供图
近年来,成都市金牛区法院涌现出一批优秀法官及先进集体(本报于4月30日已对部分集体与个人进行采访报道),他们在审判执行、司法为民中体现出来的忠诚、信念、担当和奉献感染着金牛区法院全院干警。该院掀起学习先进典型的热潮,切实发挥先进典型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近日,本报记者再次走进金牛区法院,采访先进典型背后的故事。
她们是向阳花开的守护者
未成年人与家事案件审判庭
团队档案
金牛区法院未成年人与家事案件审判庭(简称少年家事庭)是设立于2019年6月,由12名女性干警组成的“女子法庭”。2020年,少年家事庭共受理案件746件(其中民事案件720件,刑事案件26件),结案721件,结案率96.65%。2021年,金牛区法院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工作获评全市法院先进,关心下一代工作获评金牛区先进。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向阳花开,为未成年人撑起法治蓝天,该院少年家事庭以机制建设为出发点,打造妇女儿童维权专业团队。立足内设机构改革后的职能分工,通过案件归类归口统一审理,构
建起了家少合一审判模式,进一步统一案件裁判尺度,提升案件审判质效,实现妇女儿童权益的全方位保护。此外,少年家事庭依托4名女性员额法官,以“一审一助一书”的配置模式组建4个专业化的少年家事审判团队,其中,2个团队专门负责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确保审判专业化、量刑规范化。为不断提升审判素养,定期开展审判实践的专业学习会议和案件讨论会议,及时将个案经验转化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典型案例。此外,少年家事庭还承担着该院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部门职责,形成以部门负责人为统筹、全庭干警参与其中、一名干警专门开展的工作团队,深入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
如何以审判职能为着眼点,夯实妇女儿童维权法治保障?少年家事庭将调解贯穿家事案件办理全过程,通过庭前庭后反复调、多次调,极力促成当事人和解,促进家事纠纷根本化解。截至2020年10月,少年家事庭共审结婚姻家庭、继承纠纷案770件,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398件,调撤率达51.69%。
“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少年家事庭以普法宣传为发力点,通过精心开设“少家云课堂”网络法治课,全面落实法治副校长普法教育制度,拓展妇女儿童维权前沿阵地。近年来,少年家事庭联合该院其他业务庭在内的11名员额法官共同受聘,分别担任辖区内11所中小学校的法治副校长,实现普法宣传教育的院校联动。
她奋战在扫黑除恶第一线
刑事审判庭二级法官 李力
个人档案
2018年至2020年,金牛区法院刑事审判庭二级法官李力共结案件664件,结案率达99.10%。2019年7月,李力所制作的裁判文书被成都中院评为“百优裁判文书”;2019年12月,因公务员连续三年考核优秀被区委区政府记个人三等功;2021年,拟被评选为全市法院扫黑除恶工作“先进个人”。
刑事案件无小案,考验的是法官的细心、耐心和良心。李力始终秉持“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的办案原则,让公平正义在每一起案件中体现。
曾经办理过的一起案件给李力留下了深刻印象,何某因吸毒与父母关系僵化,未婚生下女儿,后又因犯贩卖毒品罪被起诉。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均因何某需要抚养幼女,而对何某采取取保候审。作为承办人,李力明白,何某的犯罪行为依法应当被判处监禁刑,可是一旦何某被判刑,其幼女便会无人抚养。为了解决幼女抚养问题,她找到了何某多年未往来的父母,耐心地与两庭联合该院其他业务庭在内的11名员额法官共同受聘,分别担任辖区内11所中小学校的法治副校长,实现普法宣传教育的院校联动。名老人沟通交流,最终何某父母同意代为抚养幼女。“案件并非一判了事,更多的时候还需要法官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保证被告人伏法服判。”当回顾这起案件的解决经验,李力这样总结。
弘扬正气,保障民生。2018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后,李力又投身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一线,承办或参与办理骆某等29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涉黑涉恶案件,共41名被告人受到法律制裁。李力坚持司法为民,不畏黑恶势力威胁,以一颗刑事法官为民除害的良心,维护了一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