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郭建民 王晗阳
在自贡市航空产业园人民法庭墙面上,一枝红梅花正蜿蜒伸展开来,这是法庭所属自贡市贡井区人民法院所自创的党建品牌——“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在工厂林立、航空器发出阵阵轰鸣的产业园,这样一抹暖色不仅为园区建设注入了人文关怀,更是四川法院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
6月2日,来自8个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的二十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应最高人民法院邀请来到自贡市,对本地的法院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视察。
筑巢引凤 产业园的最强“辅助”
自贡市贡井区地处四川盆地丘陵地带,因境内留存1400余年前的大公井盐井而闻名于世。据传,古代由于此处出产的盐色白纯美,本地臣民上贡朝廷后引得皇帝大悦,便将公井赐名贡井,沿用至今。如今,大公井早已枯废,井灶密布、笕竿纵横的景象早已经成为历史,不过,此地入云的井架“天车”却变成了航空器,标榜了自贡“从地到天”的成绩。
进入贡井区航空产业园,笔直的道路在园区交叠成棋盘形状,园区内的凤鸣机场不时传来飞机引擎的轰鸣声。全国人大代表一行首先参观了园区展厅,据了解,园区在2020年获批全国首批、西南唯一的民用无人驾驶试验区,目前累计入园重点产业项目32个,涵盖通航及无人机研发制造、运营保障等多个领域。
在法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产业园建设的最强“辅助”——自贡航空产业园人民法庭映入眼帘。在一楼的诉讼服务区,当事人可进行法律咨询、材料收转、登记立案等事务,还可通过入驻法庭的行政调解员组织纠纷调解。扫描法庭“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的二维码,当事人可以检视工作室动态和相关案例,并选择法官进行法律咨询,以此达到引导纠纷向诉外分流,在“前端”化解和过滤企业纠纷的目的。
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员、湖南岳阳海泰栀子合作社理事长杨莉表示,建立在产业园区的“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将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切实为老百姓解难题、办实事,是值得向全国推广的党建工作品牌。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员、嘉善尚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孙军说道:“自贡把法庭建在产业园区,将整个产业配套服务延伸至‘零距离’,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化解企业矛盾,为入驻其中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文化建设 打造法院“七知”名片
6月2日下午,人大代表一行来到自贡市自流井区法院进行视察。
走上自流井区法院的台阶,一块青石材质的“国家宪法”镶嵌其中,上面镌刻着现行《宪法》第三十三条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据了解,该石刻宪法基座宽1954毫米、宪法书面宽1982毫米,用以象征“现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的继承和发展。”
进入法院大厅,迎面而来的主背景文化墙细节满满。“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一句话提纲挈领,代表了法院工作人员孜孜不倦的追求。
近距离观察浮雕,“狴犴像”“采盐井架”“牧羊女”等元素随处可见,据法院工作人员介绍,背景墙正是通过浮雕的形式,讲述了法治和自贡的历史文化。从古代的“司法衙门”到近代的“民国法庭”,从繁荣的盐井生产现场到“还我河山”的豪迈气魄,一部有关本地的历史和法治发展史正在墙面上缓缓流动。现场,参观的代表们认真倾听讲解,并不时就相关细节询问工作人员。
在后大厅的文化艺术墙上,苍劲的松柏和精致莲花交相掩映,“公正司法,廉洁司法,为民司法,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官宣誓词拱卫其中。据了解,自流井法院以“知法、知律、知义、知行、知道、知足、知己”的文化建设理念同法官使命相辅融合,寓意先知其道、再行其事,做到融合贯通、相辅相成。
自流井法院进一步将文化建设和党史学习相结合,梳理出四位自贡红色历史人物:“延安五老”之一的吴玉章、战斗一生的卢德铭、牺牲于长征途中的邓萍,以及有着钢铁般意志的“江姐”。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他们仍在新时代发出精神的召唤,坚定人民法官永远跟党走的基本原则。
零距离感受法院执行工作
“各位代表,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辖区网格员正在见证我们的执行过程,融入网格力量协助法院执行工作,是我市破解执行难的突破口之一。”
在法院执行指挥中心,一场别开生面的执行指挥行动正在进行。大屏幕上,自贡市各基层法院工作人员蓄势待发,准备随时赶赴执行工作的第一线。随着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的一声令下,各个执行队伍有序出发,分别赶往“清腾被执行人房屋”“扣押被执行人汽车”以及“转接‘临控’被执行人”的现场。
在“腾退房屋”现场,执行人员向被执行人出示执行依据并宣读对方权利,之后,在社区网格员的协助下,开始对案涉房屋的腾退工作,并由专人对被收纳的物品进行登记。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向人大代表解释道:“房屋腾退前,法院业已为被执行人找到了临时居处,此次所收纳的物品将带回法院,随后与被执行人交接。”据了解,目前自贡市共有1943名网格员参与协助执行,充分发挥了基层网格员地域熟、民情熟、社情熟的优势,有效破解“人难找、物难查”的困难,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局面。
屏幕画面切换,执行人员正驱车前往自贡市公安局,而融入公安力量助推执行,是自贡破解执行难的又一举措。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执行难,难在查人控人,市法院与市公安局建立了市级层面的公安“临控”机制。依托公安局的“大数据.情指勤”系统,分析被执行人“吃、住、行、游、购、娱”等多元数据,查找被执行人下落。据悉,2020年以来,自贡法院移送公安机关“临控”264人,公安机关实际控制138人。其中自流井法院移送公安机关“临控”71人,公安机关实际控制42人,控制成功率59%。被执行人临控到案后主动履行的25人,占比60%,取得了良好的执行实效。
全国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常委、天津市委副主委周潮洪表示,自流井法院在执行工作的创新方面,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一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做好执行前期工作,把切实解决执行难落到实处。二是充分利用网格员这个社会的力量,通过网格员对被执行人家庭经济情况、居住情况等信息的了解,协助法院一起解决执行问题。